平安贵阳丨贵州法治报:真实故事中的生态治理“检察密码”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贵阳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2025年暑期,贵阳文旅经济再创新高,游客量同比激增40%。在这座“森林之城”蓬勃发展的背后,一场静默的生态保卫战悄然打响。贵阳市检察机关交出一份特别的“生态账单”:全市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85件,制发检察建议21份,案件类型从传统污染拓展到珍稀鸟类、濒危植物等12个生态单元。这组数字的背后,有许多检察官们用脚步丈量山水、用科技破解难题的真实故事。
猎杀“直播间”:虚拟世界的生态狙击战
2022年9月15日深夜,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盯着电脑屏幕,“弹弹精品”直播间的弹幕如暴雨般刷屏:“打中翅膀了!”“快捡猎物!”直播中,远红外热成像仪的绿色光斑正锁定一只珠颈斑鸠,随着一声闷响,羽毛纷飞。这个画面刺痛了检察官的神经,这已是检察官连续第3天追踪该直播间,单场10万+的观看量让非法狩猎行为像病毒般扩散。
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掌握线索后,于2025年1月15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经调阅卷宗和查看直播平台视频资料、询问涉案人员查明,5人共同策划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狩猎工具。为提高销量,他们在观山湖区、花溪区寻找野生鸟类栖息地,直播猎捕过程,传播非法狩猎行为和方法,累计非法狩猎1只珠颈斑鸠、1只灰胸竹鸡、5只棕胸竹鸡,价值6300元。6天后,检察建议送达相关单位。
2025年3月13日,多部门联合约谈现场,涉案人员吴某低着头、攥紧拳:“我们以为隔着屏幕没人管……”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出示无人机航拍的狩猎现场照片,照片中被破坏的湿地植被与被捕杀的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形成强烈对比。最终,5人被处以罚款,直播间被永久封禁账号,案件同步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农膜“白色伤疤”:万亩良田的重生之路
2025年1月,修文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来到修文县洒坪镇田间,蹲在田埂上,手指划过一块嵌在泥土中的农膜碎片。“这玩意儿埋在土里10年都不烂,玉米根都扎不下去。”村民老张的话让检察官心头一紧。
修文县1.5万余亩覆膜农田中,像这样的“白色伤疤”随处可见,农膜回收率不足30%。
“我们不是不想回收,是收了没地方卖!”这是2025年2月19日,修文县人民检察院听证会的现场,种粮大户老周的发言引发共鸣。听证会上,检察官展示了无人机航拍的农田全景图,白色斑块在绿色田野中格外刺眼。经过3小时磋商,各方达成共识:增建4个便民回收点,每吨回收农膜补贴50元,同时推广可降解地膜试点。
6个月后,当检察官再次来到洒坪镇,老张的合作社仓库堆满了打包好的农膜。“现在每亩地能多收200斤玉米!”老张指着墙上的《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上面清晰记录着全县农膜回收率跃升至90%的蜕变。
废机油“黑色暗流”:科技织就的治理天网
2023年9月,清镇市某汽修店暗访现场,检察官戴着执法记录仪,看着一桶桶废机油被倒入下水道,不禁眉头紧锁:“这些油渗进地下水,够喝一壶的。”
据统计,贵阳市辖区内注册有营业执照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多达2841家,未办理营业执照却从事相关经营并产生危险废物的有705家。为此,贵阳市检察机关创新构建“督促机动车维修及其废机油脱管漏管环境污染防治监督模型”,快速精准发现污染线索。
清镇市人民检察院依托监督模型,以机动车维修店定点经营为突破口,从相关法律法规中解析出数据对比思路。通过调取关键数据进行比对,发现相关线索,并进行严谨调查核实。但鉴于问题涉及跨区域、普遍性、多发性,单靠一地力量难以彻底解决,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将线索移送至贵阳市人民检察院。贵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立案后,依据相关规定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同时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强化协同共治,打破信息壁垒,形成监管合力。
2024年10月,该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管理平台上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全国116家检察机关纷纷应用模型,制发检察建议38件,督促解决脱管、废机油流向不明等问题200余个,从源头上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依法规范管理和处置废机油,为全国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2025年1月,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将模型作为办案指引印发至全国应用借鉴。
当黔灵山的猕猴在新修复的生态廊道跳跃,当南明河的白鹭重新栖息在浅滩……贵阳市检察机关用真实故事诠释着生态治理的“检察密码”。未来,贵阳检察人将继续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标尺,在数智与法治的双重护航下,书写更壮丽的生态文明答卷。
今年,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获“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是一个女性干警占三分之二的团队,2024年以来,她们树立“全身心投入、全过程办理、办案讲法情、救助传温情”的检察理念,用更优检察履职守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平安贵阳写下刚柔并济的注脚。
“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必须‘零容忍’。”该院副检察长王瑾说,该院开辟维权“快速通道”,2023年以来,坚持从严惩处侵犯妇女权益案件,共审查逮捕涉妇女儿童权益类犯罪81件82人,起诉83件84人,以“零容忍”的态度从严惩治犯罪。同时,做好个人信息保护,避免受到二次伤害。截至目前,已为妇女儿童开展心理疏导12人次,发放司法救助金72万余元,用实际行动彰显检察担当、传递法治温度。
聚焦家暴,该院不仅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援助,还支持受害妇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保障她们在离婚诉讼期间及之后的人身安全。
与此同时,该院聚焦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公益诉讼积极维护妇女权益。办理的阅山湖公厕损害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对阅山湖公园南门女厕所长期损坏问题的整改,并针对妇女法律维权意识问题,深入街道社区宣传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普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知识。
此外,该院控告申诉部门“民心e站”的干警对所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开展定期回访工作。残疾妇女李某某因案致困,丈夫还背负20万元贷款。检察官上门调查后,为其量身定制救助方案:民事支持起诉解除债务、指派法援律师、发放2万元司法救助金,并联动区妇联追加5000元救助款,让困境家庭重燃希望。
2020年11月,该院检察官在法治进校园活动中发现有两姐弟因父母服刑陷入监护缺失。对此,该院迅速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将姐弟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每人每月领取1200元生活补贴直至18岁,并依法确定监护人。
以此为契机,该院与观山湖区民政局建立协作机制,帮助解决服刑人员子女户口、居住证办理等难题。截至目前,已对7名服刑人员家庭8名子女实施救助,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该院将依托12309“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专用窗口,积极探索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务实举措,实现做好控申检察工作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同频共振。
来源:贵州法治报
原文链接:http://www.guiyang.jcy.gov.cn/jcfc/202508/t20250821_71041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