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贵阳 | 织密防护网!贵阳检察机关多维度筑牢网络犯罪“防火墙”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 贵阳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10月14日,记者从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的平安贵阳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以来,贵阳市检察机关全面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多措并举促进网络治理。
刑事检察“强打击”,从严惩处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全市检察机关聚焦网络犯罪特点,坚决斩断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2025年以来,共批捕涉网络犯罪621件808人,起诉902件1266人。一是重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严把案件质量关,组织对各基层院跨境电诈犯罪案件全覆盖开展诉前实质性审查把关。依法惩治为电信网络犯罪提供帮助和技术支撑的犯罪行为,对提供技术助攻、推广引流、收贩“两卡”等上下游帮信和掩隐犯罪活动批捕320人,起诉1012人。持续推进电诈犯罪源头治理,对办理个案中发现某机构电信线路被远程控制拨打诈骗电话的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该机构加强排查、完善管理制度。二是重点打击破坏网络竞争秩序和网络营商环境违法犯罪。批捕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件2人,起诉9件20人。三是重点打击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利用网络诱导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行为,依法从快办理、起诉。
融合履职“筑合力”,织密网络犯罪治理防护网。一是强化协同配合,做优做实涉网络案件行政检察监督。对网络店铺虚假好评、电信欺诈、网络直播狩猎等违法行为,在刑事打击的同时强化行政检察监督,办理不起诉移送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04件,提出检察意见87人,行政机关均已有机衔接、依法办理。另外,还办理涉网络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3件,提出检察建议3件,已采纳2件。二是强化一体履职融合履职,加强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聚焦食药品安全问题,全市两级检察院对互联网店铺未公示销售许可证、药师资格证书、销售过期食品等问题进行排查,发现线索并成案11件。聚焦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南明区院制定《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内部协作办法》,在办理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犯罪案件时,注重筛查、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多家县级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互联网抓取行政机关公示信息等方式,筛查并线下核实发现39条公民个人信息在未经去标识化、匿名化处理的情况下在网络公开,现已立案办理并督促行政机关整改。
加强宣传“重预防”,持续护航网络空间治理。一是线上“打通”,精准普法打造反诈“强阵地”。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线上宣传28次,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提升宣传效果。二是线下“铺开”,多维联动筑牢反诈“防护网”。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主动与辖区公安机关、银行、社区、校园等有关部门对接协作,整合资源,常态化联合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三是横向“扩展”,精准普法激活反诈“内生力”。花溪区院精心编印《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指南》《在校大学生必备法治学习手册》,内容涵盖典型案例、诈骗套路拆解、法律条文解读及实用防范口诀,走进大学校园以案释法,持续擦亮“检校法治联盟”品牌。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发挥检察职能,强化协同履职,提升整体效能,深入惩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空间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知知贵阳
原文链接:http://www.guiyang.jcy.gov.cn/jcyw/202510/t20251015_717589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