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观点 > 正文

天眼新闻丨清镇市院:检察官学姐的“法治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 贵阳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秋风送爽,新学年的序幕在八月缓缓拉开。8月22日,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学姐篱笆墙”护航团的三名女检察官走进清镇职教城的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为刚刚踏入校园的新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第一课”。这不仅是新学年的开端,更是一次法治精神的播种,旨在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法治扣子”,在回溯比较中展现中华法治文明的独特魅力,在现实警示中传递知法守法的迫切必要。

  课堂上,检察官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切入,娓娓道来法律的起源与演进,让学生们理解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障。她们巧妙运用职教城内发生的真实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身边故事,瞬间拉近了法治与学生的距离。

  “真没想到,室友竟然能假冒女友骗走30多万元!”“出借电话卡、银行卡也可能成为犯罪帮凶?”“那些网上兼职的小广告,原来背后藏着这么多陷阱……”这些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在新生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刚入学三天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小陈深有感触地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系统接触法律知识。检察官学姐用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杀猪盘’,什么是电话卡、银行卡犯罪,以及违法犯罪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作为学生,我们要在校好好学习,争做守法向善、诚实守信的好青年。”

  建筑装饰班的小张同学也表示:“通过这堂课,我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校园欺凌,什么是‘手机口’犯罪。原来总觉得犯罪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才知道其实就在身边,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远离犯罪。”

  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的未成年人,入学前接受的法治教育相对有限。针对这一特点,清镇市人民检察院于今年6月特意将职教城“学姐篱笆墙”护航团教育实践基地设在该校,体现出检察机关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施策。

  清镇职教城作为贵州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拥有16所中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超过14万人,其中80%以上年龄在15至2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结构的复杂性,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基于“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司法理念,清镇市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6月立足职教城学生违法犯罪实际情况,精准分析职教城学生群体特点,创建了“学姐篱笆墙”护航团这一特色法治教育品牌。该护航团的13名成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女检察官,她们不仅具备丰富的法治教育经验和一线办案经历,更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能够以学姐的身份与学生建立信任,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法律支持,成为学生们的知心姐姐。

  一年来,“学姐篱笆墙”护航团在贵州(清镇)职教城开展了20余场法治进校园活动,实现了职教城14万学生法治教育的全覆盖。她们创新普法形式,不仅有大思政课、知识竞赛,还组织模拟庭审、旁听检察听证等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法律的庄严,在体验中领悟法治的精神。通过以案释法、以案示警,以例说理、以例传情,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知理、明理、守礼,培养爱校、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怀。

  这场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法治教育课,更是一次人生的启蒙课。检察官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温暖的关怀,为莘莘学子点亮了法治的明灯,助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清镇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学姐篱笆墙”品牌建设,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更多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青年。

  今年,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获“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观山湖区人民检察院是一个女性干警占三分之二的团队,2024年以来,她们树立“全身心投入、全过程办理、办案讲法情、救助传温情”的检察理念,用更优检察履职守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平安贵阳写下刚柔并济的注脚。

  “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必须‘零容忍’。”该院副检察长王瑾说,该院开辟维权“快速通道”,2023年以来,坚持从严惩处侵犯妇女权益案件,共审查逮捕涉妇女儿童权益类犯罪81件82人,起诉83件84人,以“零容忍”的态度从严惩治犯罪。同时,做好个人信息保护,避免受到二次伤害。截至目前,已为妇女儿童开展心理疏导12人次,发放司法救助金72万余元,用实际行动彰显检察担当、传递法治温度。

  聚焦家暴,该院不仅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援助,还支持受害妇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保障她们在离婚诉讼期间及之后的人身安全。

  与此同时,该院聚焦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公益诉讼积极维护妇女权益。办理的阅山湖公厕损害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对阅山湖公园南门女厕所长期损坏问题的整改,并针对妇女法律维权意识问题,深入街道社区宣传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普及妇女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知识。

  此外,该院控告申诉部门“民心e站”的干警对所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开展定期回访工作。残疾妇女李某某因案致困,丈夫还背负20万元贷款。检察官上门调查后,为其量身定制救助方案:民事支持起诉解除债务、指派法援律师、发放2万元司法救助金,并联动区妇联追加5000元救助款,让困境家庭重燃希望。

  2020年11月,该院检察官在法治进校园活动中发现有两姐弟因父母服刑陷入监护缺失。对此,该院迅速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将姐弟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每人每月领取1200元生活补贴直至18岁,并依法确定监护人。

  以此为契机,该院与观山湖区民政局建立协作机制,帮助解决服刑人员子女户口、居住证办理等难题。截至目前,已对7名服刑人员家庭8名子女实施救助,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该院将依托12309“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专用窗口,积极探索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务实举措,实现做好控申检察工作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同频共振。

  

来源:天眼新闻

  


原文链接:http://www.guiyang.jcy.gov.cn/jcfc/202508/t20250826_71110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