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观点 > 正文

涪陵:一笔“糊涂账”背后的检察温度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检察官回访李某

  

  “多亏了你们,这笔糊涂账总算是理清楚了!”近日,家住涪陵区的李某再次走进涪陵区检察院,这一次,他眉头舒展,语气中满是如释重负的轻松。

  

  这份轻松,与五个月前他初次到访时的焦灼形成了鲜明对比。望着李某离去的背影,承办检察官高翔的思绪,不禁被拉回到那个让他一筹莫展的下午。

  

  

  “本息明明还了,现在却要我再还一遍!”2025年5月7日,李某在涪陵区检察院的民事检察部门的办公室内显得焦躁不安。“别着急,有啥困难慢慢说。”在高翔的安抚下,李某开始慢慢讲述起他的遭遇。

  

  原来,2021年,李某因急需用钱,便通过中间人蔡某向徐某借款2万元,并约定了利息。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李某通过微信陆续向蔡某转账共计18200元,用于偿还部分本息。他原以为债务正在一点点结清,却没想到,真正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2023年7月,法院的一纸传票让李某愣了神。原来,徐某以其“未还款”为由,将他告上法庭,要求偿还本金2万元及利息,外加3000元律师诉讼费,总计3万余元。

  

  “我以为钱还了就不怕说不清楚,加上当时在外地打工,开庭时就没到庭。”李某回忆时难掩懊悔。

  

  因他未出庭,也未提交已还款的证据,法院根据借款合同和银行流水等已有证据,判决徐某胜诉。因该案涉案金额少且案情简单,李某当时又没有合理理由不出庭,法院便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判决立即生效。

  

  此后两年,他多次向法院申诉,却因无法提供新证据而屡屡碰壁。

  

  案情并不复杂,该案破局的关键点就是中间人蔡某。他是否收到了李某的还款?是否将钱转交给了徐某?这些问题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受理案件后,高翔开始审查案件。

  

  然而,蔡某早已“隐身”:电话不接、行踪难觅。高翔没有放弃,通过多方走访,最终从蔡某居住地的民警处了解到其工作地点。

  

  经过数日蹲守,高翔终于找到了这个关键中间人。

  

  “我是收了李某还的18200元,但是徐某也欠了我的钱。我扣住这笔钱不给他,也是无奈之举。”蔡某辩称。

  

  因蔡某承认李某已经偿还18200元,5月26日,涪陵区检察院以出现新证据为由向法院发出再审建议书。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利息如何计算、如何厘清三方账目又成为争议焦点。合同约定月息1.28%,但几人私下商定的是4%。承办法官和检察官从法律事实出发,耐心协调,最终说服各方回归合同约定。同时,面对扣留李某还款两年的事实,蔡某只愿意支付300元利息。承办法官和检察官指出其应当承担两年间产生的全部利息。

  

  历时25天、经过8次调解,三方最终达成协议:李某偿还剩余本金和部分利息共计8000元,蔡某偿还扣留的钱款和部分利息共计25000元,徐某共计收回33000元。

  

  当天,协议当场履行完毕。至此,一场纠缠四年、险些让李某蒙冤的“糊涂账”,终于彻底厘清,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原文链接:http://www.cq.jcy.gov.cn/jcdt/202510/t20251022_71847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