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人事 > 正文

周德鑫:载情援青,金色原野上的"浙"片暖光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一袭“检察蓝”,是矢志如初的法治信念,是公平正义的信仰航标;一颗赤子心,以怀抱星辰大海的热忱,去诠释果敢无畏的检察担当。风雨兼程中守护公正,草蛇灰线里探究真相,倾心写人生,岁月吐芳华。为展示杭检风采,讲述杭检故事,特推出“钱塘检事”专栏,选登优秀工作札记,分享检路历程。

  今天推送淳安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周德鑫的《载情援青,金色原野上的"浙"片暖光》。2025年夏,他跨越3000公里奔赴青海德令哈,在高原上书写浙青情深。让我们跟随他的文字,感受检察人如何用专业与热忱,在雪域高原留下温暖的浙江印记。

  

  

  淳安县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周德鑫

  

  载情援青,金色原野上的“浙”片暖光

  2025年6月,德令哈机场的舷梯缓缓放下,窗外连绵戈壁与皑皑雪山交织的高原画卷,为我的援青征程拉开序幕。跨越3000公里,从千岛湖畔的温润水乡到柴达木盆地的辽阔干燥,严峻的高原环境随即带来挑战——头痛、鼻干、喉痒等不适症状相继涌现,我依靠大量饮水与金银花茶努力缓解身体的不适。

  然而,街头巷尾一条条“现代诗城·浪漫之都”欢迎您的温馨标语,德令哈市检察院同事第一时间递来的红景天口服液与热情关怀,以及“风沙大格局更大、海拔高境界更高、环境苦更能吃苦”的浙江援青精神的感召,迅速驱散了我初到高原的身体不适和初来乍到的陌生感。我深刻认识到,援青之行不仅是能力的锻炼,更是意志的磨砺和境界的跃升,从而更加坚定了我在这片“金色世界”倾情奉献、扎实工作的决心。

  以“案”为桥,将浙江经验刻在高原司法

  抵达德令哈市检察院的第一周,我便立即融入紧张有序的办案节奏。第一检察部涵盖刑检、执检、未检等多种职能,3名员额检察官扛起刑事案件办理重任,检察官助理既要辅助办案又要兼顾内勤,办公室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与案件讨论声此起彼伏,同事们“缺氧不缺精神”的劲头深深感染着我。

  三个月间,我以浙江检察“案案过得硬”的标准,协助办理10余起刑事案件,严谨细致地完成从审查逮捕环节的证据链梳理与分析,到审查起诉阶段的法律适用论证与把关。我坚持对每一份笔录、每一张照片都逐一审查,确保形成完整证据闭环。遇到重大复杂案件便与同事围坐在卷宗前,数小时激烈讨论不漏疑点。面对一起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证据存在疑点的诈骗案件,我与同事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围绕疑点提出针对性补证意见,待案件报捕时,依据补强后的扎实证据,使该起案件批准逮捕的理由更充分,有力的打击了该类犯罪。

  我始终紧扣检察监督主责主业,全力履职尽责。期间,协助办理提前介入案件2件、立案监督案件1件,针对侦查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和不规范情形,依法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2份、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1份,有效促进了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升;我还注重从个案中提炼共性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研判,为2份制发的检察建议提出建设性参考意见,供检察官参考。同时,我积极将浙江检察机关在证据审查、流程优化、规范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与德令哈同仁交流分享,助力提升德令哈检察工作的质效,为高原法治建设注入宝贵的“浙江经验”。

  以“法”为帆,让法治温暖照进民族角落

  德令哈聚居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文化与语言差异给普法工作带来严重挑战。我将法律“九进”与民族地区特点深度融合,创新开展“双语普法+案例教学”模式,在市中心广场首次普法时,与精通民族语言的同事搭档,选取身边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剖析诈骗手法、提示防范要点、指明维权途径。当看到现场的藏族、蒙古族群众从疑惑地皱着眉头,到理解地纷纷点头,特别是几位阿姨、老奶奶主动上前追问细节并表示要回家告知家人时,我深切感受到普法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坚定了让法治阳光照亮民族地区每一个角落的信念。

  在看守所“法治教育课”上,我结合淳安检察实践,为80余名在押人员开展宣讲,从最基础的法律常识入手,通过真实案例,深刻剖析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详细阐述认罪悔罪、改过自新、重回正轨的正确路径。课堂上,几名起初略显漫不经心的年轻在押人员,随着课程推进,神情逐渐变得专注而凝重。这一转变让我坚信,法治的种子一旦播下,即便不会立即开花结果,也终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引导他们走向新生。援青,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更是法治信念的传递和希望之种的播撒!

  以“心”为翼,使青浙情谊扎根实践沃土

  工作之余,我主动担起搭建淳安与德令哈两地检察机关交流互鉴桥梁的责任。在捕捉到德令哈数字检察工作的发展潜力后,我便积极投身德令哈市检察院的数字检察模型研发工作。那段时间,与同事一起加班加点,深入分析德令哈的司法数据特点和工作需求,反复研讨模型架构,参与数据梳理、功能设定和测试优化。当数字模型成功筛选出首批3条有效监督线索时,所有的辛勤付出都化为了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的丰硕成果,也为德令哈的检察工作再次插上了丰满的“数字羽翼”。

  业务经验交流分享会上,针对青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我系统介绍淳安县检察院在“生态检察”“检护民生”方面的特色实践,重点分享了如何通过公益诉讼守护千岛湖生态、依托“检调对接”机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推动“枫桥经验”本地化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等方面的成功做法。

  此外,我还参加了德令哈市检察院组织的“检‘约’星青年”微课堂活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工作体会,与德令哈青年检察干警分享淳安在检察队伍建设、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心得,助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通过深入交流,青浙两地检察人员的心贴得更近、情谊愈发深厚。

  2025年9月,我圆满完成援青任务,带着高原馈赠的古铜色脸庞和满满的收获返回淳安。回望这座曾在海子诗句中的“荒凉的城”,这座因无数援青人奉献而焕发勃勃生机的城市,我感慨万千。这三个月,只是浙江援青伟大事业中的一个微小的瞬间,但“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力精神和忠诚履职的检察初心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回到淳安县检察院,办公桌上那张与德令哈市检察院同事的合影格外醒目。照片背后“高原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一名浙江检察人的初心与坚守”的字迹,正是这段援青岁月的最好注脚。援青工作并非总是惊天动地,更多的是把每一起案件办得扎实稳妥、是把每一次普法做得深入人心、是把每一场交流开展得务实有效。青浙两地的深情厚谊,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务实合作与真诚帮助中逐步积淀,汇聚成推动检察事业发展、温暖彼此岁月、守望正义初心的强大力量。

  初秋的德令哈,胡杨已渐泛黄,而那片广袤无垠的金色原野上,那抹跨越千山万水、闪耀着忠诚与担当的“检察蓝”,将永远印刻在我的记忆中,激励我在未来的从检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笃行不怠,继续为守护公平正义、照亮人心之光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为新时代检察对口援助工作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原文链接:https://www.hangzhou.jcy.gov.cn/xwzx/hjxf/202509/t20250919_714627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