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四维驱动”激发干警能力提升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江苏检察网 作者:佚名
“从‘熟手’到‘标兵’,不仅仅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理论学习为我指明了方向。”近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文笔青年学习社”分享会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标兵秦梓涵的成长感悟,让在场青年干警深受触动。
近年来,天宁区检察院锚定青年干警成长成才核心需求,构建“政治引领、联学联建、实战淬炼、机制固本”的青年理论学习“四维驱动”体系,将理论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办案一线”,从“单向灌输”转为“多元赋能”,推动青年干警在学思践悟中铸牢政治忠诚、提升履职本领。截至目前,该院青年干警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库23人次,1人获全国业务标兵、8人次获省级标兵能手,青年人才竞争力持续攀升。
铸牢忠诚,扛牢使命担当
“党组书记系统抓、班子成员带头学、支部书记具体管”,这是天宁区检察院推动青年理论学习的责任格局。该院将青年理论学习纳入机关党建全局,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成立“文笔青年学习社”,将40周岁以下干警全部纳入学习体系,实现“支部+学习社”统抓统学。
为打破“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该院创新推出“竹林讲堂”“竹林学堂”教培体系,开展专题学习20期,引导青年干警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青年干警围绕检察履职撰写学习心得20余篇,形成调研文章9篇,多篇成果在《检察日报》《中国检察官》等权威媒体刊发。
“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我的发言得到党组书记点评指导,这种‘沉浸式’淬炼让我对理论的理解更深刻。”一名青年干警表示。该院常态化组织青年干警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相关集中学习,2025年已开展集中研讨9次,青年干警交流发言12人次,推动理论学习与政治淬炼深度融合。
联学联建,扛牢职责担当
“单一部门学习视野有限,联学共建让我们找到了理论与业务融合的新角度。”谈及联学成效,青年干警小吴深有感触。针对青年理论学习形式单一、成效不稳的问题,天宁区检察院推动党支部与青年小组结对,联合上级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文体旅局等单位开展联学10余次,将上级部署要求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动力。
红色教育是该院联学共建的重要载体。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参观“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遗址,青年干警在“身临其境”中体悟思想伟力,同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公益诉讼、英烈保护等业务工作深度结合。
实战淬炼,挺立实干担当
“党建课题不是‘纸上文章’,要在办案中找答案、见实效。”天宁区检察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姜唯的话,道出了该院理论学习“实战化”的核心思路。该院建立“党支部点题—青年领题—团队解题”机制,推动青年干警围绕业务难点开展课题攻坚,先后形成6项党建调研成果,4个案件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
“双师结对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新入职干警小朱说。该院打造“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培养机制,由经验丰富的党员检察官带领青年干警参与疑难信访案件处理、重大专项监督,在实战中锤炼群众工作能力与法律实务水平。
在数字检察领域,天宁区检察院跨部门组建的青年团队研发了“民生晴雨”数字治理项目。在该项目推进过程中,青年干警小刘感受深刻:“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我不仅提升了对数智技术的理解,还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科技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实际作用,非常地振奋人心!”这个项目被评为“中国数字政府数字治理十佳创新案例”,也是该院青年干警参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
机制固本,挺立时代担当
“理论学习好不好,要看成长进步实不实。”天宁区检察院将青年理论学习纳入日常管理、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青年成长档案,定期开展学习成果评价,把理论学习情况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直接挂钩,树立“以学促干”的鲜明导向。
针对不同阶段青年干警需求,该院制定分层分类培养方案:初入职干警侧重政治素养和基础理论,中青年骨干侧重业务融合和课题研究,拟提拔干部侧重战略思维和领导力培养。刑事检察部门干警小徐表示:“通过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作为检察干警的职责和使命。以前总认为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没太大关系,深入学习后才明白,要学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从撰写调研文章到办理重大案件,每一步都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鑫表示,通过动态跟进、评价引领,天宁区检察院持续推动青年干警将理论认识、理论认同转化为履职实效,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w.jsjc.gov.cn/yaowen/202511/t20251113_17533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