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镇远县:“1+1+3”提升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镇远县紧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痛点,着力构建农村党员常态化培训“1+1+3”责任体系,通过三级联动、跟踪问效、融入发展等举措,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质效明显提升。
三级联动织密“培训网”。按照“责任到人、服务到村、覆盖到点”的原则,从县委组织部或县委党校明确1名班子成员、1名业务骨干,从乡镇明确1名班子成员、1名村干部和1名优秀党员,构建“1+1+3”县乡村三级联动包保责任体系,实现农村党员培训闭环管理。打破传统授课模式,从全县选拔30名专家学者、致富能手组建“动态师资库”,依托全县优势产业基地,实行“理论+实践”双轨教学。同时,依托周达文故居、镇远革命史馆及㵲阳镇、报京乡“红色美丽村庄”等县域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特色资源优势,建成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9个,培养“红色讲解员”20余名,开发《周达文的革命家风》等廉洁微党课,实施“沉浸式”教学,着力构建红色教育网络。
跟踪问效实现“闭环管”。加强教学指导和跟踪问效,每季度对培训三环节(课前部署、课中督导、课后研讨)开展“穿透式”调研,着力发现和解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省州两级定额补助资金,将培训质效与村干部绩效深度挂钩,乡镇党委每季度将各村(社区)组织党员参训情况,纳入季度绩效评定;年终对工作持续推动有力、扎实开展有效的村(社区)颁发荣誉证书。2024年以来,全县共有39个村(社区)获评年度考核一等奖,4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获评“优秀”等次。同时,开展回访问效促转化,每季度开展面对面回访,通过收集课程优化建议,跟踪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成效等措施,形成“培训—实践—反馈—提升”闭环管理。
融入发展释放“活效能”。依托“1+1+3”责任链,将党员教育管理与乡村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注重解决党员和群众生产生活难题,通过“一对一”服务交流,了解党员培训实际需求,整合县委党校、红色教育基地、优势产业资源,把理论解读、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生产技能培训等统筹起来,开设“理论教学”“田间课堂”,打造“理论+实践+跟踪”的闭环培训链条,让党员思想上受教育、作风上受约束、生产上获技能、邻里间促和谐,实现教育培训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求学”、“学用脱节”到“以学促干”、“单一管理”到“多元治理”转变。同时,针对流动党员和行动不便老党员,分别开设“云端课堂”“庭院课堂”,实现农村党员“应训尽训”。
信息来源: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镇远县委组织部
二审:李增伟
三审:王琼
编辑:彭珺瑞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jypx/djzh/20250915/20250915_5168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