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观点 > 正文

广西法治日报 | 武鸣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多部门推进网络货运反诈治理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7月17日,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检察院、南宁市公安局武鸣分局、南宁市武鸣区交通运输局共同签订《关于建立货物运输行业反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机制的意见》,协同开展网络货运反诈治理形成“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闭环。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大,诈骗分子转移赃款的方式也在不断“升级换代”——用实物代替转账,将目光投向了网络货物运输行业。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成功后,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等财物通过网约车转移到指定地点,形成“线上诈骗+线下投送”的犯罪新模式。

  对此,武鸣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推动构建“行政监管+平台履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全链条反诈体系,推进网络货运反诈治理,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公益诉讼推动全链条监督整改

  “客服让我把取出来的钱装在一个纸箱,上面铺一些零食再封装,然后让我预约一辆网约车,让司机转送到目的地,客服收到钱后才能把我之前投资的钱给退回来……”2024年下半年,武鸣区连续发生多起类似的案件。检察官在梳理案件时发现,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货运平台“人货分离”的特点,司机接到高额运费的订单后,往往因法律意识淡薄或贪图便利,未对货物进行开封验视,导致装有黄金或现金的包裹被顺利转移。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更让诈骗分子有了可乘之机,电诈赃款如流水般从监管缝隙中溜走,群众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当诈骗分子将网络货运行业变成‘犯罪工具’,传统的打击手段已难以应对。”检察官指出,“必须跳出‘就案办案’的思维,从社会治理层面寻找破局之道。”

  武鸣区检察院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展开了一场“穿透式”监督。通过调取刑事案卷、开展座谈、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搜集扎实的证据,精准锁定行业监管的失职点,为推动形成闭环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检察官细致入微地调取了刑事案卷、平台订单、询问笔录等证据。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的分析,确认在被骗的多起案件中,网约车司机均未落实开封验视货物的义务,平台也没有履行好监管职责。通过核查,明确交通运输部门作为辖区道路运输行业监管主体,负有督促平台落实“安全检查”“开封验视”等义务的法定职责。

  4月24日,武鸣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加强对网络货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货物安全检查与开封验视制度;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反诈工作机制,提升司机举报可疑线索的主动性;与公安机关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形成治理合力。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这份检察建议如同一剂“催化剂”,迅速激活了多部门协同治理的动能,多方协同打出了网络货运反诈“组合拳”。

  交通运输部门组织专项检查,对辖区内2家网络货运平台、56辆网约车进行全面排查;平台企业制定《网约车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司机资质审核、反诈培训等八项规范内容,并开展反诈培训,对人货分离、异常货物不配合开封验视、收货人遮掩面部特征等异常订单及时联系公安机关,培训覆盖200余名司机;公安机关与交通运输部门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对未落实开封验货制度的网约车进行重点监管。

  7月17日,在武鸣区检察院的积极牵头和推动下,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交通运输部门共同签订《关于建立货物运输行业反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机制的意见》,明确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7项协作内容,形成线索移送、联合整治、源头防范的闭环。

  “过去各部门信息不通,协同治理机制建立后,现在一个订单异常,多方联动响应。”交通运输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转变,有效打通了网络货运反诈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从“个案整改”到“制度护航”

  武鸣区检察院不仅关注眼前问题的解决,更注重推动制度完善:督促职能部门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司机培训考核制度,将反诈知识纳入日常管理;推动交通运输部门完善异常订单预警机制,对“高频短途运输”“夜间异常订单”等行为进行重点监控;运用 AI技术制作《网约车勿当“电诈工具人”》宣传视频,通过平台App、司机微信群等渠道广泛传播,提醒司机和群众提高警惕。

  截至今年7月,武鸣区“网约车转移被骗财物”诈骗线索同比下降30%,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次,成功拦截7起利用货车转移赃款案件,挽回损失50余万元,有效遏制了“利用网络货运转移赃款”的犯罪势头。


原文链接:http://www.nanning.jcy.gov.cn/xwzx/jcdt/202509/t20250918_71445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