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法治日报丨“那”古韵背后的公益诉讼力量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穿越蜿蜒的山路,沿河驶入右江下游,沿途可见山林密布稻浪层叠,隆安县,壮族“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就坐落于这水系纵横、田埂蜿蜒的群山之间。
“那”,在壮语中意为“稻田”。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以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传承着灿烂辉煌的稻作文明,孕育着丰富多彩的“那”文化。据统计,隆安县境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8处,已定级12处,未定级2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娅怀洞遗址出土的稻属植物植硅体、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大龙潭遗址出土的稻作工具束腰双肩形大石铲,均为稻作文明的标志文物,是名副其实的“那”文化核心区。积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损害案件,是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隆安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检察力量,守护跨越万年的稻作文明记忆,让“那”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文脉隐忧,历史遗产遭遇保护困境
2025年2月,隆安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时发现,一名网络自媒体博主在网络平台上反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娅怀洞遗址存在“大门敞开”“无安保人员”等保护管理不善问题,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现该线索后,隆安县检察院高度重视,立即组成办案团队开展调查。
经实地调查和走访调取相关资料后,检察机关查明:娅怀洞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是一处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年代为距今4.5万年至4000年左右,2014年至2018进行了考古发掘。2017年,该遗址出土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部分体骨以及数以万计的文化遗物和距今16,000年的稻属植物植硅体,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和研究潜力,为研究古代人类利用野生稻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9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疏于维护管理,娅怀洞遗址的保护设施已严重损坏,保护棚顶棚大面积坍塌、门锁及防护栏被破坏,影响文物风貌,危害文物安全。
同时,办案检察官敏锐地意识到,娅怀洞遗址面临的安全威胁可能并非个例。作为“那”文化的核心区,隆安县文物分布广泛且位置偏僻,保护难度较大,娅怀洞遗址暴露的问题很可能只是文化遗产受损的冰山一角。
依法履职,专项监督守护历史风貌
基于上述考量,隆安县检察院以娅怀洞遗址保护为切入点,启动“那”文化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对辖区内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的全面摸排和“沉浸式”的调查。结果证实了检察官最初的担忧:除娅怀洞遗址外,还有5处不可移动文物分别存在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被破坏、文物保护设施损坏、未按规定作出标志说明等问题,涉及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龙潭遗址,隆安县文物保护单位榜山文塔、白鹤岩摩崖石刻(白鹤岩洞系红七军隆安战斗指挥部遗址)、周氏宗祠和保湾佛子遗址。
这些文物分布广泛,且普遍面临文物保护范围与当地群众耕地边界不清的复杂问题,协调处理难度大、矛盾多,为有效破解保护困境,系统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隆安县检察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向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修复被破坏的文物及其保护设施,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切实保护文化遗址风貌和文化遗产安全。
协同治理,检察建议凝聚保护合力
检察建议发出后,职能部门迅速联合属地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实地调查,联系文物保护专业机构修缮文物,分类施策落实整改。为进一步推动问题整改,隆安县检察院向县政府书面专题通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情况,分析现有问题和困难,提出意见建议。2025年8月,职能部门及相关属地政府向检察机关回复落实整改情况,反馈各项整改工作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5年9月,隆安县检察院对“那”文化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进行“回头看”。如今的娅怀洞遗址已重新建设起高度10.44米、面积188平方米的钢结构保护棚,并安装门锁与防护栏,道路硬化与挡土墙建设也已同步完成,极大地改善了遗址保护条件。此外,大龙潭遗址修复防护栏20米,悬挂保护提示牌2张;榜山文塔塔基、周氏宗祠拱门得到保护性修复;白鹤岩摩崖石刻岩洞内影响历史风貌的3处建筑物已被拆除;保湾佛子遗址也已设置有标志说明碑和文物保护提示牌。
这些举措不仅修复了受损的文物本体,更建立了长效保护机制,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的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有效解决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难题。
守护文明,检察力量延续文化根脉
如今,站在修复一新的文化遗址前,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千万年来壮族先民的智慧,也能直观地看到当下检察公益诉讼带来的新变化。隆安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之力守护珍贵的文物遗址,保护着壮乡“那”文化的根与魂。随着保护设施日益完善,这些承载着“那”文化记忆的遗址将继续为壮乡儿女讲述隆安大地上的稻作故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原文链接:http://www.nanning.jcy.gov.cn/xwzx/jcdt/202511/t20251106_72070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沉浸式普法 “检察蓝”守护“夕阳红”
- 下一篇: 青秀区检察院 : 扎实融入综治中心 检察履职见实效
最新发布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