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法治日报 | 南宁市人民检察院强化“五化”推动党建与案管业务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案件管理是检察业务管理枢纽,是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的重要环节。近三年来,南宁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室紧扣“党建引领业务方向、业务体现党建效果”目标导向,以“品牌铸化、一体深化、实效强化、作风优化、双向转化”为抓手,将“五化”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推动党建与业务在案管各环节中“同频共振”,先后有5人次获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综合、单项能手称号。“五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事例获评全区检察机关典型事例。
在“品牌铸化”中,南宁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室打造“小管+N”党建品牌,构建“党建铸魂—业务强基”闭环。“小管讲党课”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干警头脑,筑牢信仰之基;“小管说规范”聚焦业务素能提升;“小管办实事”从群众关心的日常案管小事入手提高满意度。2023年以来,两级检察院共开展“小管+N”活动80多期,党建与案管业务融合机制实现长效运行。
在“一体深化”中,案件管理室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党建领航—业务协同”格局。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在“三会一课”、部门例会、业务培训中同步推进政治学习与业务部署,确保案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扫黑除恶常态化、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中心任务,联动全市案管力量开展业务分析、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2023年以来获评全区检察机关案管部门优秀典型案例和监管文书13件次;出台《案件管理环节风险排查、防范、应对规定》,梳理10个廉政风险点并制定23项防控措施,创新“廉政家访”机制,三年来全市案管队伍保持“零违纪”记录。
“实效强化”是检验融合成效的关键。案件管理室构建“党建驱动创新—创新服务治理”路径:指导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通过类案分析转化9件社会治理建议(其中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治理建议推动地方立法),邕宁区人民检察院研发犯罪所得、交通肇事两类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监督线索并成案5件,建立党员攻坚责任制,2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牵头攻克流程监管、质量评查、质效分析等技术难题,建成全流程智能监管平台实现问题自动预警,开发智能评查系统批量评查案件覆盖率达80%以上,完成质效分析研判系统基本研发;联合青秀、西乡塘、江南、良庆等检察院案管部门党员制定6类常见罪名评查标准,细化564项指标,攻克案件质量评查长期缺乏统一标准的难题。
“作风优化”则为融合提供了坚实保障。南宁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室以主题党日研学、问题查摆议学、案例警示践学,政治体检自查、作风顽疾互查、基层调研排查,清单销号整改、制度强基深改、效能倒逼促改“三学三查三改”为抓手,靶向整治绩效观偏差、基层减负弱化、公文质量短板等3类突出问题:细化58项岗位职责树牢“争创一流”导向;制定报告自动生成模板为基层缩减50%工作量;制定公文拟制自查表,从文种适用、逻辑结构等角度设置20项自查标准,公文制发质量持续良好。
党建与业务融合,核心在“人”。在“双向转化”中,该院案件管理室党支部创新“双向培养、双轨成长”机制,推动党员先锋与业务骨干共融。建立党员导师结对帮扶模式,通过实操传授、经验分享等方式助力青年干警政治与业务双提升;开展“榜样讲述”活动,邀请全国案管业务能手分享政治引领、业务赋能、成长蜕变经验,激发干警“比学赶超”动力;推行“双培双训”模式,2024年组建党员先锋竞赛团队,通过“党员+业务骨干”双向培养和“政治学习+业务对抗”双轨培训,11人次获评全国、全区案管业务竞赛能手或标兵。
从“小切口”到“大融合”,从“抓融合”到“深融合”,南宁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室党支部的实践,不仅让党建与业务在具体工作中“同频共振”,更提炼出可复制的经验:以“品牌化”破解载体不足,将党建要求落实到具体活动和日常履职中;以“一体化”破解融合不深,推动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以“实效化”破解发展脱节,聚焦社会治理和司法公正目标以实绩检验成效;以“双向转化”破解素能提升结合不紧,将政治标准贯穿人才培养全链条,锻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案管铁军。
原文链接:http://www.nanning.jcy.gov.cn/xwzx/jcyw/202511/t20251106_72069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最高检第七评议组在南宁评议一起职务犯罪案
- 下一篇: 南宁日报 | 护航高质量发展 服务高水平开放
最新发布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