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特辑】宣城检察:检察护“银龄”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宣城市检察机关以“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化身银发群体的“法治守护者”,用公益诉讼的“硬举措”、民事检察的“暖心事”、普法宣传的“优服务”,为老年人筑起权益保障安全防线。
办案发力,筑牢权益“安全墙”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离不开安全可靠的环境保障。
宣城市检察机关聚焦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消防设施达标、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关键领域,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抓手,主动亮剑、精准监督。
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办理涉老年人权益保障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件,制发检察建议10件。每一起案件都瞄准老年人生活中的“痛点”,每一份建议都直指问题整改的“关键”。
从督促行政机关对辖区老年助餐点全面排查整改,到推动政务中心、居民社区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再到推动医疗服务互联网应用平台进行适老化改造......
检察机关用扎实的办案成效,为老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墙”,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安心、更舒心。
监督赋能,撑起维权“保护伞”
守护老年人权益,更聚焦民事纠纷中的“急难愁盼”。
在民事支持起诉方面,针对老年人维权能力弱、举证难等问题,检察机关在追索劳动报酬、劳务合同纠纷等案件中,为老年人提供帮助。今年以来,共办理47件涉老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
面对民间借贷中“套路贷”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情况,检察机关强化民事诉讼监督,对查明的“套路贷”虚假诉讼等情形,依法提出再审检察建议,为受害老人挽回经济损失。
此外,在民事执行监督领域,对被执行人拖延履行、转移财产等行为依法监督,督促法院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老年人的赔偿金等合法权益及时兑现,让每一位老人在民事纠纷中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力量。
普法暖心,架起服务“连心桥”
法律是老年人守护合法权益的“利器”,可难懂的条文让他们不敢学、不会用。为此,宣城市检察机关“主动送法”,让法治关怀走进老年人的生活。
泾县检察院干警深入社区网格送法上门、以案释法,详细拆解电信诈骗、保健品虚假宣传的“套路”;绩溪县检察院“徽牛普法志愿服务队”则走进乡镇,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反电诈、个人信息保护、食药安全知识;广德市检察院干警走上街头开展“江淮普法行 广检在行动”活动,围绕《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解答赡养、财产继承等老年人关心的问题;宁国市检察院更借一起老年人非法狩猎案公开听证之机,将普法阵地前移,用本地案例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
一次次贴心的宣讲、一场场耐心的解答,让法律知识变得“听得懂、用得上”,也架起了检察机关与老年人之间的“连心桥”。
下一步,宣城市检察机关将继续紧盯涉老领域新问题、新风险,深化公益诉讼检察监督;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从 “个案整改”向“系统治理”转变;创新普法形式,用方言宣讲、互动问答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普法效果,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的幸福新图景。
原文链接:https://www.ah.jcy.gov.cn/jcyewu/msxzjc/202511/t20251103_72027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