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警示案例 > 正文

贩毒后,他竟想这样逃脱法律制裁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贩毒人员为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用父亲的账户收取毒资后再转入自己账户,这一行为是否构成洗钱罪?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在审查一起贩卖毒品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梁某有“自洗钱”的行为,经深入分析研判,最终追加认定洗钱罪。经该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被告人梁某犯贩卖毒品罪、洗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2023年,梁某曾因贩卖毒品被判处刑罚,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寻觅起更隐蔽的渠道。2024年,梁某在境外社交平台上发帖贩卖多种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担心“客人”怀疑其是骗子不敢购买,在帖文中附上其曾被判处贩卖毒品罪服刑后的释放证明,作为自己“诚信经营”的“烫金背书”。有了这份有力的“金字招牌”,梁某很快通过寄递方式将多种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贩卖到全国各地。不久,梁某邮寄的快递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通过快递追溯,很快将其抓获归案。

  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检察官比对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发现,涉案买家的钱款虽然转给了梁某提供的账户,但该账户并非梁某本人的账户,而是其父亲的账户。钱款最终的去向如何?这个问题看似不起眼,但其中可能暗藏了洗钱的犯罪线索。

  为了有效指控犯罪,办案检察官充分依托洗钱犯罪“同步审查”“一案双查”工作机制,根据该院与公安机关签订的《关于涉毒洗钱案件取证审查的工作规定》,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调取关键证据,成功还原事实。

  原来,梁某用于收钱的账户是其父亲的账户,但一直被梁某控制使用。在贩卖毒品时,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他利用父亲实名制的账户收取毒资,后以“生活费”的名义将钱转至自己实名制的账户中,企图伪造资金来源为父亲为其支付的生活费,从而逃避法律的追究。

  对此,杨浦区检察院依法追加认定洗钱罪,梁某表示愿意认罪认罚并真心悔过。今年3月,该院以涉嫌贩卖毒品罪、洗钱罪对被告人梁某提起公诉,法院采纳检察机关意见,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原文链接:https://www.sh.jcy.gov.cn/xwdt/yasf/130039.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