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故事 | 蒋征:从江南到南疆的履职足迹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2025年5月,我从安徽芜湖这座江南城市踏上赴新疆皮山县的征途,开始为期六个月的援疆工作。
初到皮山,眼前是戈壁无垠、岩峦叠嶂的边疆风光,“大漠孤烟直”的意境让人沉醉。然而工作展开后,才体会到这里办案的不易。皮山县南北距离堪比安徽省东西跨度——在芜湖取证以小时计,在皮山则以天为单位,常常需要翻越高山,山路陡险、长途驱车、高寒缺氧这些都是办案常态,但阻挡不了我们工作的干劲。几个月的时间,我和皮山县检察院的同仁们共办理案件67件,将检察蓝描绘进边疆壮美的画卷中。
安得清泉润民生・水资源保护
皮山县地处沙漠边缘,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保护意义重大。而在办案中我们发现,皮山县住宅小区普遍存在居民用水与绿化用水混用,小区绿化用水浪费严重等现象。为此,我们把皮山县住宅小区绿化用水规范化提上了日程。我向同事们介绍了芜湖检察机关开展“府检联动”工作的经验,并分享了我的办案心得。
经过研究,皮山县检察院开始积极联动县住建局、水务局、给排水公司等多方主体召开磋商会,把“住宅小区居民用水与绿化用水管道分设”“老旧小区绿化用水数量估算”“住宅小区绿化用水规范使用”等存在问题列成清单,逐一明确责任,让整治措施皆有法可依。目前,皮山县各个住宅小区“绿化用水”问题正在逐步规范中,新疆戈壁滩珍贵的水资源也将得到更合理使用。
一枝一叶总关情・高原护薪
9月初,为解决一起工程款拖欠纠纷,我们来到地处边境的昆岭镇。在这里,某一商业设施虽已竣工,却始终拖欠着10余名农民工的140余万元工程款。施工方与业主方因工程量核算、单价认定等问题各执一词, “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钱”成了压在大家心头的巨石。而我的高原反应也随之而来,胸口也像被巨石压着,胸闷气短阵阵袭来。同事劝我缓一缓,但抬头面对农民工们焦灼的眼神,我心底涌起一股决然,咬着牙,与法院干警一头扎进调解工作。
连续两天,在简陋的调解室里,话语未曾停歇。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入手,逐字逐句为双方解读,让法律的刚性要求明晰呈现;悉心安抚施工方情绪,倾听难处,缓和紧张氛围。终于,不懈努力迎来曙光,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承诺书。当农民工紧紧握着我的手,满是感激地说“能安心回家了”,我也感到身心都轻快了不少。
力尽不知热・检民同心
援疆工作中,麦收时节帮助无劳动力农户抢收麦子的记忆最是滚烫。近40℃高温下,地表热气灼人,我虽从未握过镰刀,也跟着钻进麦田,起初割得歪歪扭扭,经农户指导才渐入佳境。休息时,老乡塞来西瓜与馕,我从嘴里甜到心里。午后大家围着麦堆唱跳麦西来甫,笑声飘在田野间。突然明白,援疆工作不仅在于检察业务中的携手同行,更是体现在群众需要时搭把手的温度。就像这麦子,扎根土地才能结出果实,检察工作只有贴近民心,才能真正守护好这片热土。
从江南到南疆,从暮春到深秋,这是跨越四千公里、三季时节的征途。在这征途上,从办理古文物案走过人迹罕至的古长城烽燧、桑株古道,到充满欢声笑语的普法讲座现场,从边境高原的凌冽寒风到居民小区的温润水流,每一次俯身躬行、每一回为民解忧,我们在昆仑山下的履职脚步,始终坚定。
原文链接:http://www.ah.jcy.gov.cn/dwjs/jcwh/202510/t20251020_71797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矫正对象驾驶改装摩托车被行政拘留是否撤销缓刑
- 下一篇: 【法治日报】大庆检察推动文化与履职深融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