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内参 > 正文

融水:监督护航“三资”管理 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现在我们村每使用一笔集体资金都会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理事会、乡镇分管领导层层把关,容不得一点马虎。”近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委监委就农村“三资”管理情况到该县怀宝镇洋洞村开展监督检查,该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罗仁安对督查组工作人员说道。

  

  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三资”管理,强化监督执纪,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把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作为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聚焦关键问题,以“监督下沉、执纪为民”为主线,打出“查、防、治”组合拳,推动“三资”管理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找准监督切口,精准发现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组建专项督查组,采取 “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基层,不断推动监督力量下沉、落地,为精准发现问题、提升监督质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县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对全县 20 个乡镇的村级财务账目、资产租赁合同、资源发包协议等进行“地毯式”核查,重点筛查虚列支出、违规发包、资产闲置等问题;另一方面,依托“火塘议廉”“纪委流动接访点”等平台载体,深入苗家侗寨,田间地头收集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已累计受理“三资”相关问题线索30条,对10起村级干部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虚报冒领补贴等典型案例进行立案审查调查,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2人。

  

  坚持预防为主,靠前监督。该县纪委监委将监督关口前移,推动建立“智慧监督”体系,以科技赋能织密监督网络。针对以往“三资”管理中信息不公开、监督滞后等问题,指导全县各乡镇使用“乡村振兴大数据监督平台”,把群众关心的事项从“幕后”搬到“台前”,将集体资金流向、资产租赁信息、资源开发项目等内容实时公示,村民通过手机即可随时查询、在线监督。同时,督促各乡镇压实各村务监督委员会“贴身监督”职责,定期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资金使用台账、资产租赁履约情况等,从源头上堵塞“三资”管理漏洞,切实保障群众在资产、资金、资源方面的合法权益。

  

  既要在“查”上动真格,又要在“治”上见真章。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深化问题整改和长效治理相结合,一方面,针对排查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整改不到位、敷衍塞责的乡镇和村(社区)严肃追责问责。另一方面,督促相关单位举一反三,查找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完善制度”的闭环管理机制。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监督推动县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关于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融水苗族自治县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文件,从制度层面筑牢管理根基,为治理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不规范、村级财务监督缺位等问题,提供了清晰的制度遵循和操作指南。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执纪,聚焦资金使用、资产盘活、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严查微腐败、整治作风顽疾,切实把监督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


原文链接:https://www.gxjjw.gov.cn/staticpages/20251020/gxjjw68f60558-1998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