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守好底线过“廉节”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国庆、中秋将至,为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节日是情感交流的窗口,也往往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节点。越是喜庆之时,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绷紧纪律之弦。广大党员干部当以《通知》为镜,以学习教育成果为基,过一个风清气正的“廉节”。
筑牢思想堤坝,警惕“过关”心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知》强调,要坚决杜绝“学习教育结束即‘过关’等错误思想”。一些人认为,集中学习一阵子、写几篇心得体会、开几次专题会,就算完成了任务,便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甚至将节日视为“人情往来”的“合理时机”,对收送月饼、蟹卡蟹券等行为不以为然。殊不知,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若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就极易在“人情”“面子”“惯例”的裹挟下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节日往往是“四风”隐形变异的“温床”。一张蟹卡、一盒月饼、一次“家宴式”聚餐,看似人情往来,实则可能暗藏利益输送;对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人员的教育提醒若不到位,就容易在“温水煮青蛙”中丧失警惕。要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廉政谈话提醒、党性教育熏陶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拧紧“总开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真正把“廉”字刻在心头,把“洁”字融入节日。
守好纪律底线,确保风清气正。纪律是不可触碰的红线。《通知》紧盯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列出“负面清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在隐蔽场所违规吃喝、公车私用、借婚丧喜庆敛财、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娱乐安排等。这些看似“小节”的问题,实则是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大患”。一盒月饼、一张蟹卡,可能就是腐败的“敲门砖”;一次私人会所的聚餐,可能就是权钱交易的“前奏”。
当前,“四风”问题呈现出隐形变异、由明转暗的趋势。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特别是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对照纪律处分条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纪律面前没有“节日假期”,作风建设没有“暂停键”。唯有严守纪律底线,才能确保节日风清气正。
坚持从严执纪,形成强大震慑。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好的规定,若缺乏刚性执纪,也会沦为“纸老虎”“稻草人”。《通知》强调要“从严监督执纪”,对顶风违纪问题速查严处,对谎报瞒报行为从严处理,对失责失管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并加强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要保持高压态势,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深挖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对节日期间的信访举报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做到快查快办、严查严处,形成强大震慑。同时,要强化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唯有让纪律“长牙”、让监督“带电”,才能有效遏制“四风”反弹回潮。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节日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也是锤炼党性的“磨刀石”。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守好底线,坚决抵制“节日腐败”,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芜湖市繁昌区 章平周)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lzsp/p/128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