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构建“学育管用”全链条机制 锻造过硬选调生队伍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将选调生队伍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源头工程”,聚焦“学、育、管、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分类施策,持续优化管理机制,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担当有为的选调生队伍。
聚焦“学”,以“多维淬炼”提升履职本领。多维培育强根基,将选调生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整体规划,创新开设“青马工程”“青年干部夜校”等特色培训班,通过“云端课堂+实践教学+案例宣讲”模式,实现政治素养与实务能力双提升。今年以来,共举办选调生暨储备人才培训班、选调生综合素能提升班等各类培训班次7场。线上线下联动学,线上依托“埇桥先锋”系列平台,开设“‘浙’里归来 ‘埇’担振兴”“驻村 助村”等专题专栏,并整合党员教育电视片等数字化资源,实现随时学、随地学,线下组织选调生赴宿州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重走红色路线,锤炼党性修养。坚持“走出去”与“沉下去”相结合,组织选调生赴陕西延安等地开展交流学习,学习先进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推动选调生深扎一线调研,围绕和美乡村建设、集体经济增收等主题,形成高质量国情调研报告、村情调研报告77篇。
聚焦“育”,以“梯队帮带”筑牢成才根基。实施“三级帮带”计划,建立“县级领导+乡镇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三级帮带机制,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帮扶1-2名选调生,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协助制定成长计划,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进行指导,通过思想上引、经验上传、工作上带、生活上帮,护航选调生成长成才。截至目前,共18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对35名在村选调生进行结对帮扶。实施“青蓝相继”工程,搭建往届与在任选调生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座谈交流会,组织往届选调生进行“面对面”传经,并开展“选调生如何在基层实现价值”主题研讨,推动选调生组团互助、增长本领。搭建课题研究开发平台,建立“1+2+N”协作调研机制,即1个课题由2名区委党校教师指导多名选调生共同攻关,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确定24个协作课题,完成高质量课题报告66篇,其中8篇入选青年干部夜校课堂。
聚焦“管”,以“严管厚爱”激发内生动力。健全“区+镇+村”三级管理机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直接管理、村党组织日常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实行“日常考核+集中考核”双轨模式,创新举办“‘埇’抱青春 ‘桥’见未来”到村任职选调生擂台赛,通过“个人陈述+PPT展示+视频展播+现场答辩”形式,组织选调生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组织建设等重点任务亮实绩、比本领、谈感悟,有效检验驻村成效。截至目前,共有34名选调生登台竞技。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库,动态记录选调生思想汇报、工作实绩、考核奖惩、培训锻炼等情况,作为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选调生优先推荐使用。建立关心关爱机制,常态化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区委组织部每半年、乡镇(街道)党(工)委每季度至少与选调生进行1次谈心谈话,分析选调生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聚焦“用”,以“一线淬火”锻造过硬担当。坚持“一线练兵”模式,根据选调生个人特点制定培养计划,深入分析每名选调生的专业背景、能力特点和发展潜力,针对性安排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重要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在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深化党员“挂牌 联户 亮身份”行动,推动选调生下沉基层网格,担任网格指导员或党建联络员,紧密联动“共产党员户”,深入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淬炼做好群众工作的真功夫、硬本领。今年以来,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项96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建立“动态考评”机制,将工作实绩、群众评价、应急处突表现等纳入考核维度,对在基层一线表现突出、年度考核优秀的选调生,及时纳入区级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库进行重点管理和跟踪培养,作为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的重点人选。去年以来,已有22名选调生获得职级晋升,20名选调生被提拔使用至一线重要岗位。(李国琼 张娜)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80466?ClassId=671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阜阳市颍州区:“三个突出”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 下一篇: 泗县:“育管用”三点发力破解选调生成长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