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要闻 > 正文

聋哑女工的工资有着落了 宿迁经开区检察院支持起诉为残疾女工维权“助力”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 江苏检察网 作者:佚名

  

  “第一笔工资已经转给我了,拖了这么久,总算有着落了。谢谢你们!”11月4日,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检察官葛凌收到案件当事人蔡某发来的微信。

  蔡某是一名听力一级残疾妇女,丈夫肢体三级残疾(无劳动能力),两个未成年子女均在上学。为了维持生计,2024年4月,蔡某到苏某、赵某经营的服装加工点从事缝纫工作。一年多来,她用一针一线织就生活的希望,支撑起这个特殊的家庭。然而,她的辛勤付出并未换来应有的回报,累计12731.97元工资被长期拖欠。一次次用手势表示讨薪,换来的却是推诿与拖延,维权之路举步维艰。

  抱着一线希望,蔡某走进宿迁经开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为其申请法律援助的同时,第一时间通过支持起诉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将线索移送至检察机关。经审查,宿迁经开区检察院依法受理了由蔡某丈夫张某代为提交的监督申请,并迅速启动民事支持起诉程序。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到蔡某家中走访发现,泛黄卷边的工单静静摊开在桌上,上面歪歪扭扭记录着每一件成品的数量。

  “这些单子她都当宝贝收着,说这是她干活的证明。”张某哽咽道。办案检察官逐一核对工时与报酬标准,反复核算数据,最终确认雇主应支付工资总额为12731.97元。

  9月9日,宿迁经开区检察院依法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与此同时,检察官坚持“诉前化解、实质解纷”的理念,多次与雇主电话联系、上门沟通,既讲清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又动之以情,向雇主详细描述蔡某家现状和困境。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雇主逐渐转变态度。

  9月26日,经法院诉前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蔡某与苏某、赵某达成协议,约定分四期付清全部欠薪。该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后具备强制执行力,为这笔“血汗钱”加上了法律保险。检察机关全程参与见证,确保协议内容真实反映劳动者意愿。

  此外,针对蔡某家庭的实际困难,检察机关还同步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金,努力帮助这个残障家庭渡过难关。


原文链接:https://www.jsjc.gov.cn/yaowen/202511/t20251120_175415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