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要闻 > 正文

文物话廉|解密这方石砚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 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其最早形态可追溯到史前先民们用来研磨颜料的石板。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书斋中不可或缺之物,历代诗词中不乏咏砚之作。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山泉入砚成就文章清白;唐寅《无题》:“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自嘲毕生只守一支笔、一方砚,恰是不逐名利、甘守清贫的写照。在甘肃,除了举世闻名的洮砚外,嘉峪关石砚制作技艺也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明代,一级文物。1955年兰州上西园彭泽墓出土。

  

  嘉峪石砚(甘肃省博物馆藏)

  嘉峪石砚又叫嘉峪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石砚之一。其砚石出自嘉峪关市西北的嘉峪山,今称之黑山,具有坚润如玉、纹理清晰、色彩绚丽的特点,是制砚的优质材料。《敦煌杂抄》载:“嘉峪山,石可做砚,色青紫,与崆峒、栗亭砚相仿。”1972年考古发掘的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就有它的身影,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不过,唐宋之后,端砚、歙砚、洮砚等崛起,嘉峪砚逐渐式微。直到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明代甘肃名臣彭泽的墓中发现了一方刻有“嘉峪石砚”铭文的砚台,嘉峪石砚才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这方石砚长18.8厘米,宽6.5-7.8厘米,由整块嘉峪石制成,青灰色,整体轮廓雕作七弦琴状。砚额阴刻琴弦七道,额下砚池椭圆深腹,池岸有凸边。背部有四短足,两圆两方,并雕琢出长方形款地,阴刻楷书“嘉峪石砚”四字铭,石质细润,花纹美观,为砚之佳品,应是墓主人彭泽珍视之物。

  

  

  

  

  彭泽(公元1459年-1530年),字济物,早年号静修子,晚年自号幸庵,陕西兰州卫(今甘肃省兰州市)人。他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先后担任工部主事、刑部主事、左都御史、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期间,他不仅平定了河南、四川的盗匪,更是尊崇儒学,重视文教,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这位明朝兰州籍的兵部尚书,以其刚直不阿、清廉自守的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彭泽出生于世家,家教甚严,其父彭锭也是有情有义之人。乾隆《甘肃通志》记载:“彭锭,兰州人,父早卒,事母尽孝,尝客于外,有友卒于邸,锭负骨还葬,不求人知。”彭锭的好友去世,他默默为其处理后事,使其入土为安,也不求得到众人的赞誉。彭泽任职徽州知府时,为兰州老家待嫁的女儿购置漆器数十件,派员送往兰州,父亲彭锭见此大怒,说道:“吾以吾儿在徽为天子爱民节财,既数月矣,未有善政闻于吾耳,而数千里鬻漆器来家,何耶?”一把火烧毁漆器,徒步到徽州。彭锭认为儿子彭泽没有做到爱民节财,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当众杖责彭泽,结束之后径直离开。彭泽在这种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廉洁自律,徽州大治,吏治清明,百姓为其建祠。

  31岁的彭泽任工部主事、刑部郎中,面对豪强杀人后以重金疏通宦官、企图逃避死罪的情况,他无视宦官的说情,坚持依大明律法判处豪强死刑,绝不因权贵干预而背弃法理。正德年间,彭泽任真定知府,宦官当道干扰政事,他便在知府大堂放一口棺材,以决绝之姿,表明自己视死如归、不与贪腐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任浙江按察司副使时,他分巡浙西两道,赈济数万灾民。兼理提学,清理嘉兴、湖州、苏州水利、盐法。他的一系列改革与善政,以百姓福祉为导向,在武备、文教等领域鞠躬尽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修身治国”的读书人本心,将廉洁从个人操守升华为造福一方的为官追求。

  

  

  

  

  

  彭泽书法作品(资料图片)

  正德九年(1514年),吐鲁番满速儿进犯嘉峪关一带,彭泽临危受命领兵戍边,虽然战事最终以满速儿求和,政敌追究、彭泽革职告终,但他全程坚守戍边职责,直面战事压力,展现出为守护边疆挺身而出的担当。嘉靖七年(1528年),复职后的彭泽再度被构陷,削职为民,两年后抑郁而终,葬西川圃子湾(今兰州市七里河区上西园)。隆庆元年(1567年),去世后37年,彭泽得以昭雪,复官,谥“襄毅”。

  这方嘉峪石砚很可能是彭泽戍守边关时所得。在枕戈待旦的边地岁月里,它陪伴彭泽研墨著书、处理政务,见证他兴修水利、培养人才的惠民之举,也见证他面对宦官拉拢时“置棺明志”的刚直,彭泽的廉洁不再是抽象的品格,而是具象为可感的器物与事迹。它提醒后人,廉洁从来不是一时的标榜,而是如石砚般经得住打磨、扛得住侵蚀,在岁月中沉淀为精神的丰碑。(高一竑)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90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