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监督护航技能培训 筑牢民生就业根基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工地上叉车司机需求大,持证上岗后月薪能到8000至10000元,老师讲的全是实操干货,全程没收费。”在大关县靖安新区叉车培训现场,学员们谈及培训收获时说。
近年来,大关县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聚焦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动力、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开设叉车操作、直播带货、保健按摩、养老护理、手工木工、中式烹调等特色课程,以技能提升来稳定和扩大就业。
为让培训真正惠及群众,大关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民生领域重点监督内容,通过列席相关会议、查阅台账资料、深入培训现场、走访参训学员、电话回访跟踪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紧盯招标投标、工种设置、培训机构管理、资金使用、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我们综合运用‘派驻监督+专项监督’模式,层层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介绍道,针对培训中可能出现的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贪污挪用培训资金等问题,将坚决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确保培训政策落地见效、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就业成效。为此,县纪委监委强化靠前监督,督促人社、工会等部门做好培训前期摸底调查,广泛收集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力技能诉求,让培训内容最大程度与学员意愿及市场需求相匹配,防止培训与市场脱节。同时,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要求安排有相关资质且实际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操作流程,让学员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为打通培训与就业壁垒,县纪委监委督促人社部门积极对接用工需求较大的江浙一带企业,借助东西部协作优势,通过实地考察、洽谈协商、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搭建就业桥梁,在充分尊重学员意愿基础上,积极向企业推荐优质学员,有效破解“培训与就业脱节”难题,最大化释放“培训促就业”叠加效应。
如今,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技能培训正推动大关劳动力实现从“体力型”务工向“技能型”就业转变,一批具有大关辨识度的技工品牌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2期,覆盖1303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达629人,多元化、多领域、广覆盖的培训优势持续凸显。(王国锋 || 责任编辑 杨雪婷)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tiewanfanfu_1107/1428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泸西:监督“探头”架设冬早蔬菜产业一线
- 下一篇: 泸水:监督守护“小计量”里的“大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