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故事 | 番茄红了 日子火了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番茄红了,日子火了!”走进位于绿汁江畔的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的番茄基地,一串串饱满的反季番茄从枝丫上垂挂下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先行。近年来,在探索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中,勐炳村积极发展反季番茄产业。今年种植面积达6500亩,预计总产值接近2亿元。
从“土掌房”变“小洋楼”,到“红果果”成“金果果”,勐炳村由番茄带来的火红日子的背后,既有带头人的引领,更有监督力量的全程护航。
勐炳村的蜕变,始于“番茄大王”沐信甫的探索。“村‘两委’先蹚路,群众后跟进”,秉持这一理念,他引进15家种植户,流转200余亩土地建起“田间车间”。2018年,他以土地整治为钥,激活4500亩闲置土地,让租金从每亩300元跃升至2000元。
党员带头试种成功后,“家门口务工学技术”的模式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大家从“不敢种”转为“抢着种”,笑称“白天打工学手艺,晚上回家当老板”。短短几年,番茄红遍山野,崭新的“小洋楼”取代了低矮的土屋,村里的老人感慨:“沐书记真把穷日子过甜了!”
为让群众的日子更甜,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勐炳村还创新推出“集体经济+三级考评+医保补助”机制,将人居环境、邻里关系、家德家风、产业致富等量化评分,通过“户主互评+小组评议+村级考评”,让结果与集体分红、医保挂钩。如今的勐炳村庭院整洁、笑声朗朗。
勐炳村的蝶变,也彰显了清风护航的力量。“五年前,我在勐炳村租下12亩地种番茄。以前担心这儿、担心那儿,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保障下,年平均每亩能收5到6吨。”种植户丁大哥的话道出心声。老厂乡纪委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全链条。
在土地流转环节,乡纪委的工作人员紧盯合同规范签订,核查面积与补偿标准,严查截留侵占行为,督促补偿款足额到户,保障农户权益;在种植端,又化身“技术监督专班”,紧盯良种补贴等关键环节,严查农资乱象,督促职能部门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提升优质果率;在产业辐射带动上,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监督推动探索农村发展新道路,建立“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电商”发展模式,引进新平勐鑫商贸有限公司等涉农企业,成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番茄产业的带动下,引进辣椒、红薯、姜柄瓜等反季蔬菜进行试种,形成以番茄为主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蔬菜产业,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让特色种植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鼓起“钱袋子”。
如今,勐炳村的番茄种植带动300多户增收。行情好的年景,村里有番茄种植户毛收入超过了百万元、毛收入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有25户、20万到50万的有200户,10多万元的较为普遍,小番茄已成为该村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这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正孕育着红火的未来。(雷春|| 责任编辑王文锦)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tiewanfanfu_1104/1426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彝良:监督发力解民忧 让群众用上“舒心水”
- 下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