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小平台守护集体“家底”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以前掌握一个村的资产资源发包、收益情况还得通过核对合同、询问村干部,现在通过平台,从合同签订、标的物情况到租金入账全程留痕、一目了然。让我们镇的集体资产监管从‘静态台账’变成了‘动态管理’,心里更有底了。” 近日,在面对全椒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回访时,六镇镇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工作人员口中的平台是滁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该平台集管理、监督、预警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资产资源及合同线上常态监督管理、到期预警督办。
此前,由于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底数不清、产权不明、管理不善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扭转这一局面,全椒县启动了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清理整顿工作,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县纪委常委任办公室主任的工作专班,并从县纪委抽调专人具体负责专班运行。全程指导镇、村两级成立1085个核查小组,统筹镇、村力量深入田间地头,依据合同、国土三调数据、村(组)权属范围线,结合奥维地图测绘技术,进行“地毯式”摸排,全面核查登记资产资源近3万宗,其中经营性资产资源1.4万余宗,明确了产权、摸清了家底。
针对清查中发现的“合同主体不规范、承包超长期、费用超低价、未经民主程序、未进平台交易、履约欠款延包”等6类关键问题,专班科学测定整改标准,制定22条分类处置意见,指导镇、村两级规范整改。整治以来,全县排查出问题资产资源3347宗,整改3297宗,整改率98.51%,增加村集体收入600余万元,累计规范进入滁州市农村产权平台交易资产资源138宗,成交金额3000余万元,有效扎紧了集体经济“钱袋子”。
为进一步实现长效监管,该专班积极推动1.4万余宗经过整改规范的经营性资产资源、3900余份规范的合同全部录入滁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筑牢监管“防火墙”,建立资产资源监管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实现资产资源信息实时录入、发包状态全程监测、到期及时预警等线上全流程监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平台的监管,确保农村资产资源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全椒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滁州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dfzf/p/1288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砀山:监督“食”事让群众吃上“放心肉”
- 下一篇: 合肥瑶海:监督打通“飞地”堵点 疏通百姓烦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