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的社保哪儿去了?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案件是奋进征程的注脚。在杭州市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十佳案例评选会上,检察官们通过案例讲述,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检察工作的专业与担当。
今天,推送钱塘区检察院的《快递小哥的社保哪儿去了?》。
快递小哥的社保哪儿去了?
“工作了好几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社保账户,以后在杭州工作生活更有保障了。”2024年12月4日,快递分拣员老张激动地向前来回访的钱塘区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的检察官反馈。钱塘(新)区作为浙江省省级新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具有“多区叠加”和“产业新城”的特点优势,区内新兴产业聚集,平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具有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劳动者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土壤。钱塘区检察院以数字赋能法律监督质效,聚焦社会保险等重点领域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人群开展行政检察监督,依法平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3年11月底,钱塘区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在办理李某不服工伤保险待遇认定行政生效裁判检察监督案中发现,某公司没有依法为其员工李某办理在职社会保险登记,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检察官询问案件监督申请人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虽然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但是为了转嫁自身风险,为员工均投保了雇主责任险,并向保险公司提供了详细的员工清单。钱塘区检察院随即调取了该公司社会保险参保人员信息清单、雇主责任保险的保险单及被保险人员清单,比对后发现,该公司在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存在未依法为在职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违法情形,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4年初,该院依法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社会保险监督管理职责,并针对辖区内相关企业社会保险登记及征缴事项开展专项排查。职能部门共计督促该公司为12名在职员工进行社保登记并补缴社会保险费近14万元;同时对区内135家用人单位、11000余名劳动者启动社保登记及征缴专项监督,发现应缴未缴违法线索17条,补缴社会保险近50000元。
究竟还有多少和李某一样的劳动者正悄然陷入“脱保”困境?如何在茫茫人海中精准定位他们?如何通过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作用,预防和化解潜在的风险?为实现从个案办理、类案监督到社会治理的有效转化,2024年5月,在杭州市检察院的指导下,钱塘区检察院以社会保险登记为切入点,创新搭建“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纠正企业应缴未缴社会保险大数据监督模型”,对辖区内企业应缴未缴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加强监督。依托该模型,共发现杭州各区县社保应缴未缴线索1883条。
2024年6月,杭州市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以该模型为基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保险领域行政检察专项监督活动。在专项活动推动下,9个基层检察院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专项排查448家企业26500人,包括快递物流、直播电商、家政服务平台等45家新业态企业3000余人;责令123家企业依法为包括快递员、货车司机在内的187人办理参保登记,补缴社会保险金合计约570000元。上述大数据监督模型由浙江省检察院在全省推广应用。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聚焦劳动者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凝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及群团组织等力量,共同推动构建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为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原文链接:https://www.hangzhou.jcy.gov.cn/xwzx/ajfb/202505/t20250530_69774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我们再也不烦‘薪’了”
- 下一篇: 古桥不“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