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红色先锋,双核联动共建双圈”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成渝两地城市公共政策互联互通、促进便捷生活提质扩面行动成势见效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四川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案例背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双核引领,区域联动”,强调要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引领成渝地区统筹协同发展,并要求“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重庆、成都两市发展改革委强化双核联动联建,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将党建工作与双圈双核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更好满足两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主要做法
以党建引领区域合作,构建协同联动的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以市级领导牵头的共建现代化国际都市推进社会公共政策互联互通专班,分领域成立14个工作小组,高位推动两市公共服务一体化。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医疗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等重点领域强化调度督导,推动在“首个、首次、首列、首张”上取得突破,如全国首个城镇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实现跨省互认、重庆九龙坡2宗农村土地经营权首次在成都农交所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都江堰首列直达重庆北动车组开行、两地首张“旅游一卡通”发行等。
强化项目引导,谋划双核联动联建合作项目事项清单。“清单化、项目化、具体化、可视化、可感化”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心上事”,谋划形成三批、近40项公共服务领域双核联动联建合作项目事项。共同推进“成渝通办”事项、共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推动两地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第一批、第二批合作项目事项顺利完成,深化教育联动合作、扩大两地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结论互认的适用人群范围、协同推进两地人社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两地不动产抵押登记在线办理业务等合作项目事项有序推进。
做好双核引领示范,研究制定《重庆成都双核联动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质扩面行动方案》。《方案》推出就业、医保、文旅、税务、信用等公共服务领域20项合作举措。在提质方面,突出探索创新互认机制措施,如推动城镇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互认、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证明互认,形成一批全国首创跨省公共服务政策举措。在扩面方面,突出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扩大覆盖范围及覆盖对象,如两地共建公积金优质服务专窗,推动两地评估结论互认适用范围由重度失能扩大至中度失能人群。
工作成效
推进联动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完善。一是完善专项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市场监管联动联建会议、成渝双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等,两市在市场监管领域明确了“四重”任务清单、市场监管数字化方案、“申请人告知承诺制”互认等4项合作,在人社领域达成101项合作事项,12个区县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人力要素优化配置等重点事项开展集中签约。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战略合作,两地公积金中心签署《成渝住房公积金双核联动联建共同打造“小金·成渝通”品牌合作备忘录》、两地税务部门签署《税收服务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推进就业、社保、公积金等领域服务更加便利。一是推动就业创业政策协同联动,两地共3600余名劳动者异地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资金1700余万元。依托“重庆市公共就业服务网”“成都公共招聘网”,共享就业岗位信息超60万条,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近200场,年均实现11万余人劳务转移。二是推动社会保险服务提质扩面,取消4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纸质申办表单,实现无纸化办理;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实现成渝两地工伤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三是实现两地住房公积金提取互认,不受户籍、工作所在地限制,超47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参与试点,缴存超13.5亿元,缴存规模占全国总量近40%,发放贷款4亿元左右,全国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贷款于去年10月发放。
推进教育文体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一是提升教育资源互鉴互享水平。共同开展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等3000余人次,教学研讨培训活动450余场次,参与师生超10万人次。二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两地市级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开展“成渝地·巴蜀情”——音乐消夏少儿才艺大赛;推动重要展览互免馆藏作品借展管理费;携手投资创作精品剧目京剧《薛涛》并在两地巡回演出。三是协同挖掘消费潜力,持续开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题旅游列车,累计开行班次超500次、互送旅客超100万人次;串联优质旅游资源,面向全国推出成渝文旅一卡通产品,累计销售超5万张。
推进卫生养老服务强化联动合作。一是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共建。推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合作研发,重庆市中医院和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研发中药制剂共4个。二是深化医保服务互通共享。实现全国首个城镇职工医保缴费年限跨省互认,开通异地联网直接结算医疗机构近4.95万家,实现异地就医服务“动态全覆盖”。2024年,成渝两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315.18万人次,医疗费总额14.52亿元;联合开展药品、超声刀头医用耗材等集采工作,价格降幅最高达七成;搭建“成渝采供血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实现血小板供者库、特殊稀有血型库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养老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实现养老基础数据信息交换共享;联合发布成渝两地养老地图,市民可通过APP线上查询养老服务机构信息。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处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scjgdj.gov.cn/dxal/202510/1225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