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 正文

凝心聚力担使命 务实笃行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广西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编者按:2024年,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评定命名了120个第一批自治区级机关“四强”党支部。为发挥自治区级机关“四强”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区直机关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和水平,近期将陆续编发“四强”党支部优秀案例,以供各单位学习借鉴。

  

  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创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为目标,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宣传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为全区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思想保证,赢得全国、全区多项荣誉,获评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机关“四强”党支部。

  一、筑牢政治根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思想根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走好第一方阵”为目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党性淬炼等多维载体,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二是革新思想理念,激发担当动能。针对不愿担当、因循守旧等思想壁垒,班子成员带头践行“政治引领业务”理念,以上率下推动全员树立“系统整体、自信争先、质量效能、改革创新”四大理念,形成“从政治高度谋事、从全局角度干事”的行动自觉。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督体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三张清单”》,构建“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支部委员协同落实”的责任链条。将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机制,确保管党治党责任落地见效。

  二、建强组织堡垒,夯实事业发展基层基础

  一是深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组织效能。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创新“主题党日+乡村振兴+法治宣传+红色教育”模式,2023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地灾防治宣传等活动20余场次,有效增强支部凝聚力。二是选优配强班子,激发头雁效应。2024年3月完成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印发《支委分工及职责》,明确“书记统筹、委员专责”的工作机制,推动组织力提升与业务攻坚同频共振。三是打造党建阵地,厚植文化底蕴。构建“一廊三室”党建活动中心(政治生活活动室、荣誉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廊道),形成“党建引领、文化浸润”的特色品牌,营造浓厚政治文化氛围。

  三、锤炼过硬作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一是创新学习机制,赋能能力提升。建立“理论学习+业务交流+党性教育”三位一体学习体系,开设“桂自然之声”微课堂,党员轮流讲授意识形态、廉政教育、重点业务等课程,年均开展学习活动30余场,推动“学习型支部”建设与业务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二是深化清廉建设,涵养清风正气。结合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制作3部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家访、谈心谈话并实现全覆盖,队伍纪律作风持续向好。2023年,1名党员获“清廉广西自然资源建设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称号。三是发挥先锋作用,破解业务难题。班子成员牵头开展“难点问题大调研”,形成《从“融”而行共创“媒”好》等一批调研成果。建立采编人员分片联系服务制度,推动记者走基层、改作风、转文风,实现“责任到人、响应及时、稿件提质”的全链条管理。

  四、做强宣传品牌,唱响自然资源强信心促发展主旋律

  一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筑牢安全防线。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切实把党刊、党网、党端等办好用好。严格执行网络舆情管控“第一示警”和“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工作机制,强化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建立健全舆情工作制度,制定出台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等文件,建强用好广西自然资源网评员队伍,积极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效维护自然资源领域良好舆论环境。2023年,宣传中心荣获全区网评工作“创四优”竞赛活动优秀网评集体。二是聚焦中心工作,彰显宣传穿透力。聚焦自然资源改革发展新动向,突出抓好行业重点宣传,通过开办专题专栏、组织深度报道、开展融合报道等形式,联合中央和省部级主流媒体,切实讲好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广西故事,凝聚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围绕自然资源重大改革创新,抓好改革典型宣传。广西自然资源“放管服”改革、“天眼”察访核验系统赋能绩效考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企利民、创新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等典型经验报道,陆续登上《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重要版面和内参,唱响了广西自然资源改革创新主旋律。围绕八桂资源禀赋和生态修复成效,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成功宣传树立生态修复的“北海冯家江样板”、产业赋能增值的“梧州六堡茶范本”、生态重构的“桂林漓江模式”,相继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围绕行业焦点热点爆点,抓好行业科普宣传。先后开展50多场“黄书包”地灾防治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黄书包”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第二届“守正创新讲好自然资源故事”十佳案例。联合主流媒体,持续推出一批阅读量达100万+的行业新闻“爆款”,那坡发现世界级天坑群、广西废弃矿山重披绿装等融媒体报道阅读量突破千万,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宣传工作综合排名连续14年保持全国系统和自治区厅局前列,助推宣传中心绩效考核连续8年获一等等次,连续5年获自然资源部通报表扬,连续4年获“学习强国”融合报道业绩突出单位;1名同志获“广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三是深化媒体融合创新,打造行业标杆。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坚持线上报道和线下宣传同步谋划、同向发力,以“新创意”汇聚“大流量”。以承担自然资源宣传教育综合平台地方试点任务为契机,建成用好广西自然资源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全国自然资源系统领先、可学可鉴的地方行业融媒体中心。依托“一刊一网三微两端两号”9大平台,运用AI数字人等技术,同步探索虚拟主播和真人主播出镜,推出《识灾防灾从我做起》《防灾责任重于山,及时响应最关键》《发现灾害赶快跑,这样撤离最有效》等系列精品力作,获广西科普视频大赛一等奖。2023年11月,广西自然资源厅在全国自然资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24年10月,广西自然资源融媒体中心成为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全国现场会参观点,广西在会上作经验介绍发言,赢得全国系统内同行高度评价。《南方自然资源》获第四届“西牛计划”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连续2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精品期刊展”。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中心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聚焦“资源赋能强信心、资源安全筑同心、资源惠民暖人心”三大主题,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为广西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原文链接:http://www.gxjgdj.gov.cn/zgzx/jczb/20250819-13200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