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内参 > 正文

斗门检察:卫星“天眼”锁定违法线索,检察护绿清走万吨固废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检察院于2025年8月组建专项办案组,依托“卫星遥感法律监督模型系统”,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比对与精准定位,深入发掘案件线索,成功办理非法倾倒固体废物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充分展现了“科技+检察”融合监督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实战效能。

  从“天上拍”到“地上查”:“空天地”一体化筑牢证据链

  

  检察官运用卫星遥控系统筛查案件线索

  

  非法倾倒行为多发生于西部偏远闲置地块,具有隐蔽性强、发现难度大的特点。对此,办案组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比对历年地块影像,生成疑似非法倾倒“问题图斑”,实现倾倒位置精准定位。

  

  检察官运用无人机勘查现场

  

  随后,办案组迅速开展现场勘查,借助无人机航拍固定关键证据,高效研判公益受损范围与程度。经调查,案涉5个不同地块存在大量建筑垃圾露天堆放问题,水泥块、砖渣、板材、塑料等废弃物料混杂堆积,既未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也未采取防渗、防尘等防护措施,不仅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更直接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

  从“督促履职”到“系统整改”:公益诉讼推动治理闭环

  

  检察官对清理中的固废现场监督

  

  在查清案件事实、厘清监管职责的基础上,斗门区检察院依法立案,并组织召开磋商会,督促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推动涉案固废及时清理、长效机制加快健全。

  各相关单位第一时间组建专班现场督办,推动涉案建筑垃圾彻底清运;同步构建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强化重点区域常态化管控,对临时堆放场落实标准化管理,实现建筑垃圾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此外,该院坚持以“由点及面、举一反三”为原则,推动相关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排查,发现非法倾倒问题63宗,立案查处19宗,罚款11.225万元,真正实现了“整改一处、巩固一处”,切实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回头看”防反弹:环境修复与长效监管并行

  

  

  

  2025年9月,办案组开展“回头看”工作。经现场核查,涉案5个地块建筑垃圾已全部清理完毕,累计清运建筑垃圾1.44万吨;周边环境显著改善,土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固废全部清理完毕

  

  为进一步促进常治长效,办案组积极推动在相关区域设立“禁止非法倾倒”警示标识,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印发《斗门区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规范设置12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所,持续加强巡查管控,严防非法倾倒固废问题反弹回潮。

  科技赋能+立体监督:33万吨固废清理背后的检察力量

  该案是斗门区检察院持续深化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的典型缩影,也是该院积极探索“卫星遥感+无人机+现场查勘”立体化办案模式、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检察监督路径的生动实践。

  

  33万吨背后的检察力量

  

  近年来,斗门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累计办理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案件39件,督促清运危险废物、工业固废等各类固体废物33万余吨;其中,依托“卫星遥感法律监督模型系统”精准发现相关线索8条,成功立案5件。该院办理的“督促整治虎跳门水道非法倾倒固废”“罗某某等人非法倾倒固废”等案件先后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接下来,该院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紧密结合区域实际,持续深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领域办案,深化科技赋能与法律监督有机融合,以高质效法律监督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环境。


原文链接:http://www.gd.jcy.gov.cn/xwzx/jccz/202510/t20251014_71737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