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 > 正文

19.9元“骨折价”奶瓶背后的猫腻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江苏检察网 作者:佚名

  

  “小本经营实在不容易,多亏检察官为我们做主,为我们挽回损失!”9月9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某婴童用品公司的负责人专程来到宁波市江北区检察院道谢。

  2024年6月初,该公司发现其网络平台自营店出现异常:一款原价百余元的“二代奶瓶”正被标以19.9元的“骨折价”促销,短短数日售出数千个;同时,多款产品被设置了高额佣金推广计划。公司紧急核查,惊讶地发现这些异常操作竟均出自公司的官方账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公司报案后,2024年7月20日,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离职员工于某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今年5月21日,于某被采取强制措施。为进一步查清案件真相,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补充关键证据,通过计算机后台登录日志精确匹配了于某个人设备及网络环境的登录记录。7月1日,案件被移送江北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面对充分证据,于某无法辩解,最终承认其因对公司不满而蓄意篡改网店数据以泄愤。

  于某是如何拿到公司官方账号的?原来,2024年3月,他离职时因工作交接和公司产生矛盾,由此对公司心怀怨恨。5月底,于某在家打开公司网店时,发现自己仍可登录公司账号,遂凭原有权限将“二代奶瓶”价格改为19.9元,并设置多个促销时段,同时创建了需支付高额佣金但效果甚微的定向推广计划。

  案情水落石出,企业经济损失如何准确认定?检察机关一方面向该网络平台反复核实,确认佣金损失;另一方面,依据奶瓶销售数据,联合专业机构核定成本损失,最终认定总损失金额为23万余元。

  对于一家小微企业,这笔损失绝非小数目。在检察官释法说理后,于某最终认识到了自身错误,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赔偿全部损失。“不仅案子查清了,现金流也保住了,解了公司资金链的燃眉之急!”赔偿款到账时,公司负责人向检察官感慨道。

  经江北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及提出的量刑建议,于8月12日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原文链接:https://www.jsjc.gov.cn/shzs/fzzc/202510/t20251014_17474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