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麻江县:“三个机制”激活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黔东南州麻江县围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提升核心目标,创新构建课程“开发、准入、使用”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课程体系,全面激活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动能。
“三维联动”夯实课程基础。聚焦课程开发全流程,从责任分工、质量管控、特色挖掘发力,保障课程优质多元。分层定责强基础,实行师资职称与课程开发任务挂钩的量化管理,明确高讲、讲师、助讲年均开发课程数量,按“党的理论、党性教育、地方特色各占三分之一”要求,打造“28门绿榜课+26门基本培训课+6门现场教学课+2门案例教学课”立体课程矩阵,满足不同党员干部培训需求。闭环管控提质量,建立“调研-文本-试讲-演练-课堂”五步全链条管理流程,各环节设置审核标准与改进反馈机制。依托相关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教学一体化课题征集评审,对优秀课题给予经费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省州级课题,推动课程质量提升。深挖特色塑品牌,挖掘麻江本土文化与产业资源,开发《夏同龢状元文化与当代价值》等特色课程,建设10余个现场教学点,形成“文化+产业+实践”特色教学矩阵。
“双轨并行”守好课程关口。从“刚性标准把控”与“动态优化更新”双轨发力,结合师资共享破解资源瓶颈,保障培训课程优质高效。刚性标准定准入,将“绿榜课程”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班次的“硬门槛”,明确非绿榜课程不纳入教学计划、非绿榜师资不安排授课。今年春秋季学期,专家评审组严格审核申报课程,绿榜课程通过率达90%。动态优化促更新,建立“季度评估+绿黄红榜预警”机制,每季度组织学员、专家对已开设课程进行满意度测评与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今年已更新迭代课程26门,淘汰陈旧课程5门,新纳入绿榜课程28门。师资共享补短板,针对专业课程师资不足问题,建立“跨区域、跨领域”师资调配机制,通过“外聘+共享”方式,邀请县外专家、行业骨干来麻授课。外聘师资授课的学员满意度达99.2%,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三位一体”激发培训效能。围绕“理论武装、党性锤炼、实践赋能”核心维度,构建全方位教学体系,推动教育培训从“学”向“用”转化。强化理论武装铸根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必修课”,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开班第一课”核心内容,设置相关教学模块。聚焦党性锤炼强品格,创新推行“五史教育+廉政基地”沉浸式教学模式,融合党史等“五史”教育与廉政教育,开发相关课程,利用县廉政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警示教育125场次。突出实践赋能提本领,围绕重点工作,推行“实战型师资授课、实务型课程教学”模式,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部门负责人讲政策、基层书记谈经验”活动,实战型师资授课占比达35%。开设实务课程,参训率达100%。
信息来源: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麻江县委组织部
二审:李增伟
三审:王琼
编辑:彭珺瑞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jypx/djzh/20251020/20251020_61398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