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建设 > 正文

黔南州瓮安县:“农味”课程让党员教育烹出“好滋味”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这曾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中常见的尴尬场景。如何让课程真正对得上农村党员“胃口”、贴得紧乡村实际?

  近年来,贵州省瓮安县着力破解这一难题,摒弃“大锅饭”式教学,紧扣“农”字做文章,精心烹制兼具“党味”“农味”“鲜味”的课程体系,推动党员教育实现从“可听”到“爱听”再到“管用”的转变。

  精准问需,“党味”更浓

  “能进党校学习非常开心,但我们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很多理论确实听不懂啊。”“是啊!感觉这些理论离我们太远了,不太用得上”……在去年5月的基层党员轮训班的一次交流研讨中,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心声。

  如何掌握党员的学习需求,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大白话?瓮安县充分利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常态化培训研讨等载体,在理论学习之余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放式讨论——把党章党规要求融入“村里修路占了自家一点地,党员该不该带头”的具体情境中、把“高质量发展”转化为“既要速度,更要成绩”的通俗表达……

  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党校开展专题调研、列席旁听,在交流讨论中收集农村党员对培训形式、内容、师资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系统梳理形成需求清单,明确将“理论政策白话讲”“身边榜样故事”“种养实操技术”等列为重点方向,为后续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耕课程,“农味”更足

  找准了“病根”,还需“对症开方”。瓮安县聚焦农村党员“学不深、听不懂、用不上”等问题,着力在“学什么、怎么学”上求突破。

  “榜样讲党课,党课讲榜样”成了课程创新的思路。瓮安县着力盘活本土人才库,让优秀党员从“听讲者”变为“授课者”。县委组织部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党员进行摸排,全面梳理在政策理解、种养技术、矛盾调解、电商销售等方面有专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建强本土师资库。同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对乡土人才、技能人才中的党员进行细致摸排,严把政治关、能力关,确保师资队伍政治过硬、本领过硬。

  “作为一名党员,我能做的就是努力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返乡创业党员周贵权的朴实讲述赢得了阵阵掌声。瓮安县依托师资库基础,紧扣“榜样怎么做+学员学什么”主线,深入挖掘一批身边榜样党员的鲜活事迹,精心打造“面对面讲党课”互动课程。

  课堂上,党校老师采取“引导式提问+互动式交流”的方式,与党员榜样展开对话,既有节奏把控,又有层层深入地叙事推进,推动课堂氛围渐入佳境。党员榜样结合自身经历,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述“我做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问题”,不讲空话套话,在鲜活讲述中生动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课堂既有感染力、更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已开发了6门“面对面讲党课”,培训400余人次。

  延伸课堂,“鲜味”更显

  为了让课程不仅入耳入心,更能落地生根、服务实践。瓮安县将党员教育课堂向田间地头延伸,做实“农味”课堂后半篇文章。

  常态化开展的农技下乡活动成为延伸课堂的载体。结合农时季节与产业特色,组织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致富带头人等深入各乡镇的产业基地、合作社和种植养殖示范点,将固定课堂变为流动课堂。在岚关乡玉米种植基地,专家的现场指导让70余亩荒地变成亩产1000余斤的“金土地”;在平定营镇脆糖李种植基地,党员致富能手手持大喇叭,102名党员边走边听种植技术经验……今年来,累计开展此类“农味”课堂30余次,500余名党员在熟悉的生产场景中系统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要点,并主动将所学转化为服务周边农户的实际行动。

  为持续提升培训实效,瓮安县通过课后座谈、随机访谈、线上问卷等方式,广泛收集党员对课程形式和内容的评价建议。今年以来,已发放问卷400余份,开展座谈访谈30余次,并据此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优化师资配置、创新表现形式,确保“农味”大餐紧跟需求、常做常新。

  信息来源:黔南州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庞晋

  二审:杨进

  三审:龚青云

  编辑:彭珺瑞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jypx/djzh/20251020/20251020_9554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