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上地街道探索“四轮协同”模式 引领新兴领域发展党员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北京组工 作者:佚名
海淀区上地街道聚焦新兴领域发展党员,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深化源头培育、创新教育培养、严格程序标准等举措,有效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为区域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强化组织覆盖,构建全域格局。针对新兴领域特点,创新建立"一园两厅两中心六站点"的"红领"组织体系,指导124家非公企业独立党支部和36家联合党支部有效运转。根据楼宇密集特征,将217栋商务楼宇划分为8个网格,成立6个商务楼宇党委和党建协调委员会,形成"多楼两委两中心"新格局。同步构建"党群服务中心-站-企业点"三级服务网络,打造"十分钟服务圈",推动资源整合与服务精准对接,实现了组织覆盖与服务效能双提升。
深化源头培育,储备优质人才。街道高度重视优秀分子的识别与储备,截至2025年8月,已培养新兴领域入党积极分子117人,占总数87.31%。转变工作思路,变"等上门"为"引进门",通过日常企业走访和活动组织,主动从基层一线、青年群体、业务骨干中识别政治素质好、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建立先进分子人才库,重点关注技术专家、新就业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强化源头培养,吸纳积极分子列席组织生活,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从源头上端正入党动机,为党员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引领效能。建立培养机制,优化队伍结构。着力构建"三向培养"机制,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为企业管理人员,目前124家非公党组织中已有74家由企业高管担任党支部书记。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培训实效。组织参与海淀区"红领杯"党建业务大练兵,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干";开展观影学习、主题参观;拍摄"先锋力量"微党课,挖掘身边先进故事。结合"七一"等重要节点,组织新老党员对话交流、重温入党誓词,强化红色基因传承。
严格程序标准,确保发展质量。坚持全流程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发展党员5阶段26步骤要求。2025年发展新兴领域党员20人,占年度发展总数77.02%。严格执行发展程序,全面推行党建指导员对接指导机制,定期组织发展党员专题培训,逐项规范发展流程。建立动态督办机制,选派专人负责环节审核,确保流程合规有序。实行组织部长前置谈话机制,在发展前由组织部长逐一与拟发展对象面对面谈话,深入了解思想动态、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切实筑牢质量关口。
原文链接:https://www.bjdj.gov.cn/article/30002054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