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要闻 > 正文

监督故事|“小处方”里的猫腻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曾某某近3年一直在广东打工,村医通里却有38条结算记录,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近日,来宾市兴宾区良塘镇纪委联合村务监督委员会筛查王瓜村委卫生室数据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干部指着异常条目说。随即,该镇纪委对这条“人在外地、就诊在家”的蹊跷记录问题进行了初核。

  

  核查组仔细翻门诊日志、对处方笺、核报销凭证,又连夜走访10余户村民。

  

  “我自己的医保额度用完了,听邱医生说用家人的也能报销,所以后来看病就报了家人的名字。”一位曾冒用家人医保凭证购药的村民如实说道。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村医邱某最终低下了头,坦白道:“以前每张处方能赚6块诊疗费,2023年底涨到8块,我一时贪心,就想着多开些处方增加收入。”

  

  原来,参保人年度300元门诊统筹额度中,医保基金承担了大部分诊疗费用。正是这份“便利”,成了邱某钻空子的“底气”。在群众冒用长期在外务工家人的医疗保障凭证就医购药时,邱某未核验就医群众身份,也未按规定为参保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而是根据其家属自述虚开诊疗记录,甚至诱导村民使用亲友身份挂号就诊,违规套取一般诊疗费。最终,邱某被立案审查。

  

  随着邱某问题的暴露,兴宾区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协作,由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及村务监督力量组成专班,对21个问题集中的村卫生室“解剖麻雀”。核查发现,8个卫生室都藏着类似猫腻:有的分解处方拆单次、有的虚构就诊造记录。截至目前,已有6人因发现相关问题而被正式立案审查。

  

  “医保基金是群众‘救命钱’,容不得‘薅羊毛’!”针对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兴宾区纪委监委向区卫健局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开展242个村卫生室医保基金使用全覆盖自查,推动建立诊疗服务规范、基金监管台账2项制度。如今,兴宾区村医接诊必核身份、处方,“小处方”里的猫腻正逐渐被堵死。(来宾市兴宾区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


原文链接:https://www.gxjjw.gov.cn/staticpages/20251021/gxjjw68f73eb7-1999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