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舆情 > 正文

让清风正气充盈校园——江西持续净化基础教育生态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江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从教辅推销的“回扣链”到校园餐的“利益网”、择校分班的“潜规则”……这些基础教育领域的沉疴痼疾,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消耗家长钱包,更严重侵蚀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信任。

  教育是国之大计。2024年以来,江西省委、省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既坚决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形成有力震慑,更注重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推动构建免费教辅、透明食堂、阳光招生等长效机制,基础教育领域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持续净化。

  教辅乱象“刮骨疗毒”

  “一本教材配两三本教辅”,沉甸甸的书包背后,是同样沉重的教育负担与焦虑。教辅材料“滥、重、乱”问题,已成为校园减负的“拦路虎”。

  在江西抚州市纪委监委查办的相关案件中,一本定价15元的教辅,回扣竟达3元;当地教辅目录中,有30多种是靠“打招呼”入选。利益驱动下,有的教育系统干部甚至“化身”代理商,利用职权强推教辅;有的学校领导为收回扣,将教辅推销包装成“教学试点”。

  “已办结的教育系统‘一把手’案件中,超九成涉及教辅问题。”江西省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乱象之甚,影响之劣,亟待“刮骨疗毒”。

  问题出在哪里,治理就跟进到哪里。江西省纪委监委以案件查办为突破口,对教辅领域问题线索清仓起底,对重点线索实行挂牌督办、领导包案、提级办理,深挖背后的腐败链条。同时,向省委呈送专题报告,向相关部门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通报典型案件,打出以案促改“组合拳”。

  在严查腐败的同时,更需“疏堵结合”。自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省不再统一征订教辅,转而组织优秀教师编写高质量学习资料,线上线下免费提供;同步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推动课堂增效、作业精简。

  截至目前,江西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园地”已上线中小学数字资源8000余份,访问量突破1600万人次;高中年级人均教辅支出每年下降超千元,家长负担明显减轻。

  针对部分师生、家长反映“免费学习资料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问题,江西省教育厅正优化作业设计,并组建省、市、县、校多级教研联合体,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力求因材施教,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严防“校园餐”变“腐败餐”

  “今天全是我爱吃的!”午间下课铃响,萍乡市安源中学的学生们涌向食堂,一名学生对着前来回访的区纪委监委干部,开心地展示着餐盘中的食物。

  这顿看似普通的午餐,背后是一场关乎安全与廉洁的治理。“校园餐”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检验教育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此前,安源区纪委监委对安源中学食堂相关问题线索展开核查时,揭开了一条隐蔽的利益链。

  调查发现,该校食堂承包商赵某某通过多种方式“围猎”校领导,相关领导收受好处后对问题视而不见,导致食堂管理乱象丛生。最终,涉案校领导被立案查处。“向学生饭碗‘伸黑手’,严重挑战良知底线,必须坚决查处。”安源区纪委书记黄锋说。

  这并非孤例。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园餐”是两个全国性整治项目之一。江西以此为契机,聚焦膳食经费、校外配餐、食品安全等重点,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

  查处不是终点,治理才是关键。针对部分学校食堂存在的食材进货凭证不全、供应商审核不严、进价虚高等问题,宜春市探索国企经营校园餐新模式,通过建立集采体系降成本,并对食材进行二次检测,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薄弱和盲区问题,江西教育部门痛定思痛,在全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建设,利用AI技术动态监测后厨加工环节,及时处理安全告警。

  “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督管理平台的使用,将校园餐制作“摆上台面”。“餐食制作透明化,孩子吃得安心,我们家长放心。”宜丰中学学生家长胡明华说。

  透明的不只是后厨,还有食堂财务。九江市明确要求,加强伙食费账户管理,严格食材成本核算,确保自办食堂支出不低于70%,外包食堂不低于65%,外包企业利润不高于伙食费标准的5%。

  食堂财务由学校统一管理、专户核算,师生用餐分账处理,每月公开财务状况;采购记录、操作流程、卫生结果等信息,都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公开……从后厨到账本,从监管到制度,江西正一步步把校园餐打造成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的“阳光餐”。

  以“阳光”招生守护公平公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然而,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环节,特权现象仍时有发生。

  专项治理中发现,有的公职人员在子女入园入学、学区划分、分班编座等环节“公权私用”,把优质公办学位当作交易筹码;一些学校热衷设立重点班、热点班,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还有的挤占公办招生计划,用于民办学校招收借读生并收取高额费用。

  景德镇二中党委原书记张立就是借分班之机敛财的典型。他先后在多所学校担任“一把手”,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每至一校就违规设置“重点班”,按档明码标价,借入学分班之机收受家长和教师好处。“每年七八月,我的办公室人来人往,像医生‘坐诊’。”张立在忏悔书中写道。

  为压缩特权操作空间,从去年开始,江西在全省推行义务教育起始年级“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并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入学资格线上核验、房产信息智能比对,严防材料造假。

  “孩子分到哪个班、班主任是谁,家长最为关心。”江西省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全省在招生入学环节立案查处了一批人,并通过典型案例通报和纪检监察建议,持续护航教育公平。

  “请工作人员展示号码球。”

  “请家长代表依次上台抽球。”

  …………

  今年8月底,景德镇连续第二年以电脑摇号方式进行“阳光分班”,均衡配置学生与班主任。整个过程在纪检监察人员、家长和教师代表共同监督下完成,覆盖学生27291名、班主任531名。

  “‘阳光分班’公平透明,我们很放心。作为家长代表参与抽签,也很有参与感。”新生家长张莉说。

  在推动阳光招生全覆盖的同时,江西省纪委监委还督促教育部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省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已由10%提升至15%,并配套建立管理平台,从根源上促进资源均衡。

  “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顽疾,通过专项治理得到了有效破解。”江西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深化基础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系统施治、久久为功,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信赖。


原文链接:http://www.jxdi.gov.cn/gplz/202510/t20251021_10637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