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三维发力” 提升驻村干部履职尽责质效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针对集中轮换后新选派干部占比大、业务不熟悉等问题,黔南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岗前培训、实践指导、激励保障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帮助驻村干部提升能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精准培训赋能,明确“干什么”
立足“干什么、学什么”,针对性上好“岗前第一课”,助力驻村干部快速转变角色、进入状态。一是优化课程内容。紧扣政策与实践要求,通过广泛收集培训诉求、系统梳理工作常见问题等方式,全面摸清短板不足,围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3+1”保障、考核指标体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基础党务等最急需的内容精心设置课程,切实增强培训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建立课程评价反馈机制,对培训效果一般的,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二是丰富教学形式。在“集中授课+研讨交流”基础上,增设“现场教学”环节,把培训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发展强村、治理名村,通过实地看成效、学经验,以实战化教学提升实干能力。目前,州级累计培育储备沉浸式现场教学点25个。三是配强师资力量。统筹党校、行业部门以及驻村干部力量120余人,组建“党校教师+部门业务骨干+优秀驻村干部”师资库,通过党校教师讲理论、行业部门分管领导讲政策、业务骨干讲实操、驻村干部讲感受教方法,全方位满足多样化培训师资需求。
强化实战指导,解决“怎么干”
紧扣驻村帮扶主责主业,通过帮带提升、下沉指导、强化支持,确保工作不断档、帮扶有力度。一是以老带新“帮”。严格落实新老队员在村同吃同住同工作15天基础上,对村情复杂、帮扶任务重的村(社区),根据实际需要弹性延长工作交接时间,做到交接不到位老队员不撤回,确保无缝衔接、压茬交接。二是相互借鉴“学”。持续擦亮“驻村·助村”、“我们的村·我们的事”等专题专栏品牌效应,通过择优推出一批思路清、举措实的驻村帮扶计划和可借鉴、有特色的村级实践案例,为帮扶工作提供样板参考。目前,全州3591名驻村干部普遍围绕建强组织、守牢底线、发展产业、育强队伍、办好实事制定了任期帮扶计划。三是下沉指导“教”。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组建3个调研组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调研指导,针对发现问题当场反馈、即时督办,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目前,州级已全覆盖开展调研指导2次,帮助解决问题110余个。四是整合资源“扶”。紧扣村级所需、单位所能,建立“村级点单、驻村干部接单、派出单位买单”机制,派出单位党组(党委)“一村一策”研究制定驻村帮扶计划,严格落实好“四个捆绑”要求,让驻村干部帮扶有政策、有资源支持。目前,各级派出单位共协调项目3014个。
厚爱激励保障,推动“安心干”
通过强化典型选树、政治激励和关心关爱,引导驻村干部安心驻村、用心干事。一是选树典型立标杆。深入挖掘驻村干部先进典型事迹,择优推荐29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16个帮扶集体获全省乡村振兴驻村帮扶表彰,先后推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吴陆玉等优秀驻村干部事迹报道150余期,着力树立学习榜样标杆,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突出实绩用干部。对实绩突出、获各级表彰的优秀驻村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逐一建立台账跟踪管理,“一对一”制定培养使用措施,符合条件的优先落实提拔使用、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目前,280余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驻村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晋升职级。三是关爱措施有温度。落实常态谈心谈话、“政治家访”、走访慰问等措施,针对驻村女干部数量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驻村女干部关心关爱七条措施,从提供安全住所、统一配发“安全防护包”、加强人文关怀以及联络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力,帮助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已累计帮助解决诉求352件。
信息来源:黔南州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朱珍霖
二审:杨进
三审:龚青云
编辑:彭珺瑞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gbgz/gbzh/20250922/20250922_6648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遵义市播州区:加强作风建设,展现实干担当
- 下一篇: 黔东南州丹寨县:“三强化”筑牢干部实干担当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