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相山区:四举措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效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部署要求,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教育难、联系难、作用发挥难”等痛点问题,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松散化”向“精细化”转变,切实保障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作用能发挥”。
健全管理体系,筑牢组织根基。始终把“摸清底数、精准施策”作为首要任务,构建全链条管理机制。动态排查建档。依托区域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行动,全面采集流动党员流动原因、居住地址、就业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安排专人每月更新信息变化,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目前已摸排流入党员138名,全部纳入本地党支部管理。分类归口管理。针对流动党员不同流动形态精准施策,对长期外出且有固定去向的,引导其规范转接组织关系;对短期外出的,明确支部联系人开展常态化联络,做到“一类一策、不留空白”。截至目前,共摸排流出党员93名,均已纳入管理并在流入地报到。信息联络覆盖。指导镇(街道)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等线上联络平台,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核实党员动态、传递组织声音,有效破解“失联”“离心”难题,织密组织联系网,实现231名流动党员全部“一对一”联系,确保“流动不流失”。
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党性素养。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力,推动流动党员教育全覆盖、无死角。线上教育常态化。依托“学习强国”APP、先锋系列平台等载体,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党章党规、政策方针等学习资源链接,推行“党员点单、支部送餐”模式,根据党员需求精准匹配学习内容,确保学习不断线。集中补学精准化。把握春节、探亲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依托“八有八建”党群服务阵地,通过集中学习、主题党日、党课宣讲、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流动课堂”,针对性补学补训,强化思想引领,确保学习教育“不落一人”。结对帮学实效化。针对自主学习困难的流动党员,建立“结对帮学”机制,安排支部骨干党员与其结对,通过线上辅导、线下交流等方式,帮助深化学习理解,确保学有所获,切实提升党性修养。
优化服务保障,增强归属认同。以“暖心服务”为抓手,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度。主动关爱帮扶。结合节假日组织开展走访慰问,送上学习资料与生活用品,依托“流动办公桌”“红淮集市”“办公晨摊”等平台载体,现场提供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已服务流动党员80余人次。便捷组织生活。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及时公布党组织相关信息和活动安排,方便流动党员根据自身时间灵活参与支部活动,减少参与障碍,有效保障党员权利。精准对接需求。采取线上调研、线下座谈等方式,常态化征集流动党员在就业、创业、学习等方面的需求,联动人社、招商等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流而有爱”。
搭建作用平台,激活先锋效能。注重“引才回归、促发展”,引导流动党员为区域建设贡献力量。鼓励返乡创业就业。通过举办“看家乡、话发展”活动、发放人才政策汇编、宣传招商引资成果等方式,向流动党员推介家乡发展机遇,鼓励其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返乡创业就业,实现“人才回流、智力回归”。引导参与基层治理。发挥流动党员见识广、思路活的优势,引导其参与基层治理、政策宣传等工作,鼓励其围绕家乡经济建设、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等建言献策,成为基层治理的“智囊团”。强化典型示范带动。积极选树流动党员先进典型,挖掘宣传先进事迹,树立先锋榜样,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在工作岗位上亮身份、作表率,同时当好家乡发展的“宣传员”“引路人”,带动更多优质资源向家乡汇聚。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82599?ClassId=616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