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桐城市:党建引领激发城市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桐城市聚焦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党建引领,以建强小区(网格)党组织为核心抓手,在织密组织体系、建强骨干队伍、推动共治共享三大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推动“碎片化”治理向“系统化”治理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坚持划网格、建阵地、定机制,实现党组织覆盖无盲区、治理服务全延伸。科学划分网格,支部建在小区上。按照“小区党组织与网格管理体系相匹配”的工作思路,以24个城市社区为单位开展“地毯式”摸排,统筹考量道路街巷分布、人口居住密度、小区楼栋布局等核心要素,创新采取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等组织形式,构筑起横向覆盖所有社区、纵向延伸至楼栋单元的“红色网格”116个。同步建立“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彻底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居民小区的全覆盖、无盲区。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85个,真正将党组织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把便民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整合资源要素,阵地建在小区里。该市始终坚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理念,对小区配建用房、党员活动室、居民议事厅等现有场所资源进行整合升级,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站。依托党群服务站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同时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便民代办等多样化服务,推动党组织阵地与居民活动空间“双向开放、资源共享”,让党群服务站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温馨港湾”。健全运行机制,治理融入网格里。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平急转换机制,推动23家联勤执法单位常态化下沉社区、融入网格。通过机制化运作,累计协调解决环境治理、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维护等群众关切问题1700余件,形成“信息在网格采集、需求在网格发现、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的闭环治理模式。

  

  建强治理队伍,锻造基层治理“红色先锋”。通过选优领头人、建强志愿队,打造一支政治硬、能力强、群众信的治理铁军。严把“入口关”,选好“领头雁”。桐城市突出公益性、服务性、自治性导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从退休教师、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社区工作者等群体中,选拔党性强、威信高、服务优、群众认可的党员担任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积极吸纳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中的优秀党员进入小区(网格)党支部班子,充分发挥其直接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工作优势,夯实基层治理“主心骨”。同时,深入开展“帮传带”活动,以居住在小区、楼栋的党员为核心力量,依托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组织参与纠纷调解、社区治理、政策宣传等工作,并从中挖掘、引导、培养一批治理骨干,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构建“大格局”,用好“志愿队”。持续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打破身份、职业限制,将907名物业工作人员、退休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如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人员纳入兼职网格员队伍,进一步充实网格力量,拓展治理覆盖面。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按照“专业社工+志愿队伍+社会组织”的协同模式,精心组建“六尺巷 德邻社”志愿服务队,广泛动员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目前已有3082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常态化开展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爱心帮扶、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氛围。

  

  推动共治共享,激活基层治理“红色细胞”。通过搭平台、优服务、强数字,让群众成为治理主角,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搭建协商平台,让群众“唱主角”。桐城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两大核心阵地,创新推出“5+N小区事务综合调处”“邻里议事会”“夜话物业”等协商机制,定期组织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干部等多方力量,协商社区治理、小区事务、物业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2025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议事协商会近176次,成功协调解决下水道堵塞、违规占用消防通道、小区绿化维护、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余件,真正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决策者”。聚焦“一老一小”,让服务“更精准”。针对“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的需求,该市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为核心,精准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今年以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在各社区、小区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亲子运动会、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主题活动140余场次,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学雷锋日”“重阳节”等特殊节点,开展“传统节庆慰问”“爱心义诊”“健康讲座”“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130余场次,切实将党群服务链条延伸到各年龄层次的居民,让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强化数字赋能,让治理“更智慧”。围绕“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域、一端惠全民”的智慧治理目标,桐城市不断完善“文都e家”智慧治理平台功能,创新建立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全面采集、整合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人口信息数据24万余条,精准普查城市部件(如路灯、井盖、垃圾桶等)24772件,接入公安、城管等部门视频监控设备1309个,对“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六大治理要素实现全方位、动态化管理,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网格化信息化治理体系。依托该平台,大联勤单位可随时接收预警信息、介入事件处理,实现治理响应“零延迟”,目前90%的网格事件可在当日办结,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82414?ClassId=616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