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坚持三个“顺应” 书写城市新篇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时隔十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讲话精神,把握好、顺应好城市工新作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刻把握、主动适应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质的内在逻辑变化,把“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横向嵌入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城镇化发展视角、纵向嵌入到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乃至五千年历史沿革视角中,自觉结合当地城镇化发展阶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主动扬弃过去主要依靠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转向依靠知识、数据、技术、管理等新型要素投入,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大规模增量建设时期形成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制机制,已不能满足新阶段城市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适应新阶段城市发展的要求为目标,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加快建立健全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聚焦改革完善城市投融资体制、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从问题导向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从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有序有力推进城市更新任务落地。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市发展只有为了人民才有意义,只有依靠人民才有动力,只有造福人民才有价值。然而有的地方城市工作存在“重物轻人”倾向,比如一些城市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但居民上学、看病、养老难,群众生活不方便。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民生福祉,真正让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
(作者单位:中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82906.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七一时评|要善于从“差评”中解题
- 下一篇: 七一时评|愿办、能办、办妥 让干部成长可循可塑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