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丨让光照进群众需要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当我忙碌在熟悉的社区日常工作中,正专注于服务群众、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时,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让我得知即将被抽调参与巡察工作。短暂的慌乱过后,心中涌起一连串疑问:巡察工作主要做什么?它与我每日面对的家长里短、民生琐事,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巡前集中培训让我对巡察有了初步认识,它重在政治监督,关乎的是方针政策的落实、权力的规范运行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切实解决。然而,当我们正式进驻被巡察单位,面对桌上堆积如山的台账资料时,我竟一时怔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泓宇,你在社区工作了五年,最懂群众真正的需求在哪。”巡察组副组长察觉到我的无措,递来一杯热茶轻声说道。随即,他又指了指桌上的巡察方案,“这本子如同行动指南,明确了我们工作的核心要求与前进方向。”他的话像一束光,霎时照散了我眼前的迷雾。
循着副组长的指引,我开始反复研读巡察方案,用笔一遍遍勾画出重点。忽然间,以前社区居民张阿姨常念叨的话在我耳边回响,“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那一刻,我豁然开朗:巡察工作不也正是如此吗?政策落实好不好、干部作风正不正,群众的感受最真切。
“问题和答案,都在群众的眼中和话里。”带着副组长的叮嘱,我随被巡察单位的社区干部一同走进居民小组。夕阳缓缓西沉,暮色渐起,路过一片老旧房舍时,昏暗中传来居民的低语,“这路灯装了才两年,坏了快半年,反映了好几次都没修。”社区干部面露无奈,轻声叹气。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负责的社区,那里的路灯由党员带头维护,定期巡查检修,亮得能映照出花草摇曳的影子。
当晚,我在笔记本上画出两幅图景:左页是城市社区灯火通明的健身广场,老人孩子欢声笑语;右页则是乡镇暮色沉沉的小路,居民摸黑前行。反复翻看这两幅图,再对照巡察方案中“民生项目落实成效”的要求,我明白了组长常说的“结合特点找问题”真正的含义,巡察不是机械地挑错,而是透过现象去体会群众真实的冷暖。
后来,在列出“路灯维护严重滞后,公共区域照明覆盖不足”等问题时,我特意附上走访中拍摄的照片,并清晰标注“涉及5个社区、13个居民小组”。反馈时,我们不仅指出问题,还提出建立定期巡查机制、优先为老旧区域增补照明设施等建议,明确了整改时限,并督促相关乡镇、社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确保问题真整改、见实效。
时光飞逝,巡察工作转瞬落幕。回到社区岗位后,我的日常工作笔记本上多了些不同以往的记录:张叔反映垃圾清运慢了,李姐提到健身器材螺丝松了……每一条后面都用红笔详细标注着处理进展。巡察教会了我如何让每一束光亮都能照到群众需要的地方,正如修好的路灯照亮夜归之路,亦如及时回应的小事温暖了人心。这段巡察经历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于社区的方寸之间,总能看见更远的风景,也更加坚定:无论身在何岗,贴近群众、化解民忧,始终是不变的初心。(易泓宇 || 责任编辑 田源)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jijianrenshouji_0916/1416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手记丨巡察小白的成长“心路”
- 下一篇: 手记 | “这茶,真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