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显旺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者:佚名
“轰隆——”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章凤镇振兴村民小组的施工现场,徐显旺操纵着挖掘机平整土地,铁臂起落间扬起的尘土里,藏着他从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户到致富带头人的幸福密码。这位46岁的汉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不远处敞亮的新家,感慨道:“从住危房愁生计,到住政府给的地基盖新房,开着挖机挣着钱,这好日子是党和政府实打实给的。”
2023年“12·02”5.0级地震后,徐显旺老家王子树乡曼当村小组因地质灾害风险被纳入搬迁安置规划。“当时心里七上八下,搬出去住哪儿?娃上学咋办?”这些顾虑,早被县委、县政府看在眼里、装在心里。
过去,村里的孩子们上学要走30公里山路,天不亮就得出发,家里有车的还好点,骑摩托的遇着雨天更是泥泞难行,往往到校时孩子大人鞋袜早已湿透,单程就要耗上两个多小时;老人看病,虽说有村卫生院,但急发病时得雇车翻两座山到县医院,光赶路就要大半天。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干部们先后5次实地勘测选址,最终确定在距离县城仅3公里的章凤镇振兴村民小组,同时还配套了道路、水电、文化广场等设施。昔日摸黑赶路,如今骑自行车20分钟就到;离县医院也特别近,彻底解决了乡亲们的就学就医难题。“干部们带着图纸上门,连地基分配、孩子上学的事儿都替我们想到了,这服务真是送到了心坎上。”徐显旺说,30公里到3公里的距离缩短,藏着的是娃们上学路上的安全与轻松,更是咱老百姓实打实的安心。
搬迁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的“贴身监督”更让群众吃了“定心丸”。政府统一为搬迁户提供宅基地后,徐显旺计划自建新房,可40万元左右的建房款成了首要难题。县里负责的干部得知后,立刻帮他对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政策,纪检监察干部全程监督资金申领流程,确保帮扶政策不打折扣。
“从申请到放款,一路顺畅,没多花一分冤枉钱,没跑一趟空路。”徐显旺记得,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常来村里“摆摊办公”,在公示栏前给村民逐项核对资金流向,小到建房补助明细,大到相关专项扶持资金,每笔账目都清晰可查。有村民担心贷款审批流程繁琐、资金发放不及时,纪检监察干部当即对接金融机构梳理流程,全程跟踪贷款办理进度,还组织村民代表参与宅基地划定等关键环节的监督。
“他们把监督岗设在了家门口,咱们盖房放心、住着安心。”75岁的徐母竖着大拇指说,“如今去县医院拿药,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再不用遭赶路的罪。”
2024年6月,徐显旺一家搬进了自家盖的二层小楼。新家周边,村寨搞建设、合作社拓基地的动静越来越大,徐显旺心里动了念头打算买台挖机来挣钱。“知道我的想法后,当时纪委的干部就说‘政策落实我们盯着,有任何梗阻随时找我们’,这份安心让我敢放开手脚干。”打定主意后,他与亲友借款购置了挖掘机和小货车。
如今,徐显旺的挖机成了周边的“香饽饽”,道路硬化、场地平整的活儿排得满满当当;小货车也没闲着,帮合作社拉货、给村民运物资,两头兼顾。每月收入稳定在一两万元,“以前种苞谷一年挣不了几万,现在两个月就能挣回过去大半年的收入。”妻子杨艳菊心里算着账,脸上笑开了花。最让她省心的是,搬到这里样样都方便,一家人精神头也越来越足。
傍晚的振兴村文化广场上,徐显旺正帮邻居调试健身器材,县纪委监委的干部再次来到村里走访。“显旺,最近政策落地还有啥堵点?”“没有堵点,全是亮点!”徐显旺指着不远处的新居说,“90户乡亲都住上了新房,44个娃娃顺利转学,上学近了,老人看病方便了,不少人要么在合作社务工,要么像我一样搞起了副业,日子越来越旺咯。”
晚风拂过,点亮了家家户户的灯光。徐显旺的挖机静静停在院坝里,车身的反光映着满天星光。在陇川这片广袤的红土地上,这样的幸福故事正在不断上演——党委政府把实事办进群众心里,纪检监察机关用精准监督护航政策落地,让每一份期盼都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正如徐显旺常说的:“搬的是家,暖的是心,稳的是日子,这才是真真正正为咱老百姓办实事啊!”(余雪楠)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yunlingyaowen_0920/1417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果香院里话“三资”
- 下一篇: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 | 做实做细“一把手”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