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建设 > 正文

黔东南州黎平县:“3+3”模式激活干部教育培训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18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黔东南州黎平县围绕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目标,针对培训精准度不够、学用结合不深、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创新推行“3+3”培训模式,构建全流程跟踪问效体系,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训前调研+训中管理+训后问效”让培训“准”起来。以精准化导向为核心,训前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需求,通过座谈会、问卷调研、部门对接等方式,全面掌握不同层级、领域干部的岗位特点、能力短板与培训诉求,科学合理定制培训方案、设置特色课程,确保“按需施训、靶向发力”。训中推行“带班老师+授课教师+学员班委”协同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考勤、纪律、笔记检查等制度,同时通过随堂测试、小组研讨、生活管理等实时掌握学员学习状态,动态收集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意见并及时优化,持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训后由黎平县委党校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问卷反馈等方式,跟踪学员的思想提升、作风转变与学用成效,将32名表现突出的学员纳入重点培养名单并反馈组织部,并对学用脱节的学员开展谈话提醒。2023年以来,黎平开展学风抽查100余次,问效回访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有效推动培训效果落地生根。

  “研讨交流+成果转化+实绩检验”让培训“实”起来。以实践化导向为抓手,每期培训班紧扣核心需求确定研讨主题,结合学员所学内容与工作实际,采用“主题发言+互动提问”模式,倡导“无对错、重交流”原则,鼓励参与者畅所欲言、碰撞思想,提升研讨质量与实效。同时,以“五个一”为载体推动培训成果从课堂延伸至实践,实施“531”行动问效,组织学员围绕“收获5点、应用3点、立即使用1点”撰写问效表,并建立“培训+实践”台账,要求学员3个月内至少解决1个群众急难问题或办1件实事,6个月内完成“跟踪问效”全部教学任务。通过走访调研、绩效对比,实现从“纸面评估”到“实践验证”的转变。此外,黎平还依托县内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教学资源,为学员选定“民族文化也很古朴也很时尚”“侗哥声声唱给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4门微党课,并在特定班次设置“微党课”比赛,通过试讲和竞赛“输出倒逼输入”,进一步检验学员理论运用能力。

  “领导牵头+讲师主研+学员参与”让培训“活”起来。以联动化导向为突破,立足培训与实践的结合点,将咨政研究融入培训全过程,构建“领导牵头、讲师主研、学员参与”的联动模式。训前,校委会紧扣全县发展重点、改革难点、民生热点,结合干部实践困惑,确定“侗文化旅游资源转化”“营商环境优化”“村规民约助推化风育人”等4类咨政课题。训中,组织高级讲师领题,引导学员结合岗位与所学知识,分组深入26个乡镇(街道)、42家单位和企业,通过座谈、走访、数据比对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训后3个月内,讲师与学员共同梳理调研成果,结合政策理论和县域实际打磨形成12份咨政报告,其中《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核心产业技能人才支持问题研究——以黎平县职校为例》《提升佛山与黔东南合作共赢的探索》等8份咨政报告获县委县政府签批,形成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的咨政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既推动学员在调研中深化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又实现了“学习+实践+献策”的有机统一,拓展了培训价值全链条。

  信息来源: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田冲

  二审:龙昌明

  三审:王琼

  编辑:彭珺瑞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jypx/djzh/20250901/20250901_4260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