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家风建设是“关键少数”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5-09-17 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若家风失守,则“一人腐”易成“全家腐”,终致“全家覆”的悲剧循环。因此,领导干部的家风绝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要从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入手,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培树社会新风。
从近年来已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当言行疏于管教、放任纵容,有的纵容亲属成为“权力掮客”,有的默许家人坐收“权力红利”,更有甚者夫妻同贪、父子共腐……这些“家族式腐败”的病灶,教训惨痛、令人扼腕,根源在于权力观的错位与亲情观的扭曲。反观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朴素家风,杨善洲“公家东西一分也不能沾”的严厉家规,无不彰显清廉家风对权力的约束力。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家风是全体家庭成员共同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念,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领导干部的“后院”,往往是权力监督的薄弱环节,家风建设正是填补监督空白的关键一环,要在公权与私域的交界处筑起无形堤坝。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家风、立规矩,既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又要管好亲属和身边人,用纪律要求对家风建设予以规范,让“修身齐家”成为硬约束。
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领导干部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责任,其家风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它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更是廉洁从政、防范腐败、引领社会风尚、传承优秀文化的关键所在和必备素质。因此,不能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必须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必修课” 认真对待、常抓不懈。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前辈红色家风,涵养清廉家风,深入开展家庭廉洁教育,深挖传统家训中的廉洁基因,讲好新时代优秀的家风故事,让清廉家风可感可学。当千万家庭成为廉洁文化的源头活水,党风政风民风必将为之一新。
一人廉则家齐,一家廉则政清。“关键少数”家风建设,既是守护政治生命的“安全阀”,更是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净化器”。唯有以“家”为基,以“廉”为魂,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方能真正做到用党风培养家风、用家风促进党风,引领千千万万家庭涵养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李世杰)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lzsp/p/1278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廉政时评】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书写纪检监察时代答卷
- 下一篇: 【廉政时评】增强风腐同查同治实践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