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效履职 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平原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效履职 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平原实践”
平原县检察院第二党支部
德州市平原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的68.8%。近年来,平原县检察院第二党支部结合地域特色,以“思想融”引领“责任融”、助推“实践融”,全链条、全要素、全时域开展涉农检察工作。办理的7件涉农案件被最高检评为高质效案件、典型案例,22件涉农案件获评全省优秀案件、典型案(事)例。获评“全市机关过硬党支部”,6名干警获全省最美女检察官等荣誉。
(一)厚植“爱农为农”情怀,更新理念促进“思想融”。一是注重深学细悟。坚持政治培训、党性教育、理论联学一体推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制度,依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把“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融入涉农检察全过程,提高“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的检察自觉。“平检·思享汇”获评全省检察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十优”成果。二是注重同频共振。建立“业务有困惑党建找思路、业务有压力党建找动力、业务有困难党建找办法”的党建寻解机制;针对涉农案件受理“分散化”、办理“薄弱化”、治理“浅表化”三大痛点堵点,构建“线索统一受理、案件集中办理、社会综合治理”的三位一体涉农检察综合履职机制。三是注重实例讲评。持续落实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以每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建立“首办示范、首案示例”工作机制,固定增设高质效办案讲评环节,聚焦案件特点、诉讼难点、治理堵点等因素,通过自评、互评、点评等环节逐案剖析,2023年以来,组织讲评高质效涉农案件52件。
(二)聚焦“重农强农”关键,齐抓共管形成“责任融”。一是强化纵向部署。在该党支部设立涉农检察党小组,组建“党员先锋+青年干警”的“1+N党建动车组”,实行党员领办责任制,负责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以及涉农群体权益保障等工作,激励党员干警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2名干警入选全省高层次检察人才库,2篇论文分获全国检察机关重罪检察实务征文三等奖、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奖。建立的“3+3”培育模式、全力锻造涉农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的做法和经验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典型事例。二是强化横向协同。对内以党建联建为桥梁,挖掘“一体化”优势,推进跨条线、跨部门融合,制定涉农检察综合履职工作指引,联合其他党支部筛选涉农案件,实现由分散分段分部门监督办案向一体化合成监督办案转变。2023年以来,先后集中办理涉农案件443件。三是强化外向协作。积极与系统外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联创,与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互学互鉴,实现涉农案件常态化信息共享、案情通报,确保涉农线索及时发现、高效处置。在全县12个乡镇各聘请1名具有党员身份的乡村振兴检察联络员,进一步拓宽案件线索来源。
(三)找准“兴农惠农”落点,精准发力推动“实践融”。一是服务农业提质提效。开展农机事故预防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协同农业农村等部门推动整改问题隐患103个。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的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的立法建议被《德州市粮食生产促进条例》采纳,监督模型获评数字山东建设优秀调研成果。二是服务农村有力有效。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妥善处理各类信访435件,院领导包案化解63件,31次把公开听证开到田间地头。聚焦高标准农田保护,督促复垦耕地150余亩,收回闲置低效用地160余亩。三是服务农民见行见效。筑牢群众“舌尖上”“脚底下”等重点领域安全防线,办理食品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案件112件。秉持“弱有所扶”理念,帮助一名重症病人追回十年未果的执行款55万元,依法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微动漫《十年漫漫追偿路》获评第三届“美好山东”短视频大赛三等奖。
原文链接:http://www.sdjcy.gov.cn/djyl/202511/t20251117_48625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省检察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下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