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机关以法治力量规范房屋租赁市场 精准施策守护群众“安居梦”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 江苏检察网 作者:佚名
漫画/高岳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土门墩派出所收到一封群众手写的感谢信。原来,前几天土门墩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求助称,自己因租赁费用与“黑中介”发生纠纷并被其强行断电,经民辅警协调,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中介方同意全额退还租客相关费用并当场道歉。
几天后,租客专程来到派出所,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交到办案民警手中。信中她特别提到,在自己最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刻,是民警的专业、耐心和真诚让她重获希望和信心。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房屋租赁已成为千万家庭的“刚需”,但“甲醛房”“隔断房”隐患、押金难退等问题,让不少租客陷入“住有所居”却“居无安心”的困境。
自9月15日起,《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各地政法机关主动亮剑,精准施策,将《条例》中的“安全红线”转化为群众身边的“平安底线”,以法治力量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守护群众“安居梦”。
联动排查隐患
“您好,最近天气冷,注意别在出租房屋内乱接电线,以防发生危险。”10月27日,正在北京市朝阳区双井地区某社区进行入户安全隐患排查的民警耐心向群众提醒道。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工作大队中队长范晓雪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该局建立“一房一码、一人一档”管理模式,依托“安居通”App,强化出租房屋日常巡查工作。在推广“自主申报”小程序的同时,对出租房房主开展宣传教育,指导房主及时更新人员信息变动情况。同时,积极开展联动治理,发动居民群众向警方提供涉出租房屋治安隐患有效线索。
“前几天,南磨房辖区一居民通过‘朝阳安居通’小程序提交了‘某出租房屋内经常有陌生人进出’的线索,派出所民警据此线索查获两名违法犯罪人员,我们对该居民给予了现金奖励。”范晓雪说。
据了解,10月以来,朝阳公安分局持续加大对出租房屋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出动警力1973人次,检查出租房屋约16.3万户,登记更新流动人口7万余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95处,查处违法出租行为1361件。
江苏省常州市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秀丽风景赋予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经济的繁荣需要劳动力支撑,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给常州住房租赁市场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常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基础支队民警苏奇烽告诉记者,该局牵头组建包含市公安局、住建局、消防救援支队等12家单位在内的租赁住房安全管理工作协调小组,落实租赁住房治安安全管理职能。
“我们将公安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住建房屋租赁服务监管平台等平台功能整合为‘常州市住房租赁服务管理平台’,并嵌入‘我的常州’App。”苏奇烽说,“这样一来,实现了群众一个入口申请、部门一个平台监管。”
据介绍,常州市公安局今年组织开展为期两年的全市城中村租赁住房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推送流转安全隐患14.7万条,整改11.1万处,同时设置巡查再办机制,巡查整改1.1万条。
高效化解纠纷
“原以为要为押金‘拉锯’很久,没想到在综治中心、法院、公安机关的协调下1小时就解决了。”谈起今年上半年遇到的租房纠纷,孙某如是说。
4月,家住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的孙某因工作变动想提前退租,与房东李某就押金退还发生激烈争执,双方协商无果后报警。
民警了解情况后,判定这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将案件移交至建邺区沙洲街道综治中心。经沙洲街道综治中心分流,由建邺区人民法院委托调解员,协同民警联动调处。
调解员与民警密切配合,找准矛盾焦点后,采用“背靠背”策略倾听双方诉求、疏导彼此情绪。
最终,双方从“争对错”转向“算损失”,达成调解协议:李某退还部分押金,孙某配合房屋交接,并当场履行完毕,全程仅1小时便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以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2024年3月,原被告签订租赁合同,约定被告月付租金400元,自行承担水电暖费用。被告仅支付首月租金后,拖欠后续租金及暖气费,原告催讨无果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各项费用及违约金共计9500元。
被告认为自己实际居住时间短,拒绝全额交租金等费用;原告则认为被告未搬离物品导致房屋无法出租,应承担全部费用。承办法官明确争议焦点,发现双方有调解意愿,于是启动调解。
法官向被告释法明理,明确其合同义务,同时与原告沟通减免部分房租。最终双方达成共识,被告限期搬离物品,纠纷圆满化解。
各地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高效化解住房租赁领域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开展普法宣传
六分半山两分田,分半水路和庄园。江西省金溪县风景秀丽,拥有“江南书乡、华夏香都”美称。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火热,外来人口纷纷涌入金溪寻求发展,导致金溪县租房需求攀升,纠纷隐患也随之凸显。
金溪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剑辉告诉记者,该局抓住《条例》施行的关键节点,紧扣群众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租房安全普法宣传活动。
据叶剑辉介绍,金溪县司法局采用“线上+线下+特色联动”的多元模式推进租房安全普法宣传,线上聚焦便捷传播,制作系列租房普法短视频,满足群众碎片化学习需求;线下构建立体覆盖的普法传播矩阵,通过入户宣讲、开设流动咨询点等形式实现精准触达。
叶剑辉坦言,在普法活动中,该局也遇到一些困难,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日间工作繁忙,难以参与集中性普法活动;部分老年房东和租客法律意识薄弱,对普法内容接受度较低等。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金溪县司法局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骑手之家”设置常态化普法咨询点,方便普法对象自主学习;针对老年人群体,在社区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互动式宣讲,现场解答疑问。
据了解,今年以来,金溪县司法局持续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服务活动30余次,累计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发放普法手册、礼品等6000余份。
黑龙江省依安县人民检察院锁定日租房行业“信息登记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监管责任模糊”三大问题,创新“数据筛查+实地核验”取证模式;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适用《条例》审理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支持租客因房屋存在安全隐患而要求租赁公司退还已支付费用并支付违约金的诉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从联动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租金纠纷,到打击“黑中介”诈骗、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政法机关始终把群众的“安居需求”放在心上,将房屋租赁的守护网织得更密、更牢,让每一位在城市打拼的租户都能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切实感受到法治温度与城市温情。
原文链接:https://www.jsjc.gov.cn/yaowen/202511/t20251120_17541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