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猇亭区:“人大+检察”共护长江河道安全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僵尸码头”盘活了
宜昌猇亭:“人大+检察”共护长江河道安全
(记者蒋长顺 通讯员张宏志 刘璟)“没想到今年秋汛这么大,看着这些驳船在洪水中稳稳固定在码头上,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近日,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时,受邀参加的猇亭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侯红寅感慨道。
今年6月,在猇亭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5号见”活动中,有群众向区人大代表反映,某码头停靠的两艘趸船无人管理维护,用于锚定趸船、传送设备的缆绳断裂,趸船无夜间信号灯显示,码头构筑物破损未移除,在汛期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根据猇亭区人大常委会与猇亭区检察院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人大监督与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区人大常委会迅速将线索移交至猇亭区检察院。
经调查核实,该码头因长期无人管理维护,在汛期易发生断缆、走锚等险情,不仅威胁长江航道与行洪安全,也影响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
依法立案后,猇亭区检察院于6月18日向相关部门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依规加强对该码头停泊趸船的监督检查,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加固趸船及码头设施设备,消除内河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该码头的监督管理,清除码头岸线破损构筑物。当日,该院将相关文书同步报送该区人大常委会。
6月25日,猇亭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码头安全整治专题推进会,听取了相关部门履职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措施,明确由相关部门、辖区街道等进一步加强对码头企业的管理与整改工作;充分用好“人大+检察”联动机制,对码头现存问题的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督促;相关部门组建专班对辖区岸线码头进行全面摸排,推动岸线码头综合治理。
在“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对码头人员值班情况、趸船信号灯及相关设施等进行了多次详细检查,依法督促原港口经营人按要求进行整改,累计整治长江岸线150米,移除临时构筑物60余平方米,清运废弃物5吨。
8月15日,猇亭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到现场参与整改效果评估。该码头各项设施设备均进行钢缆加固,人员值班到位,趸船信号灯工作正常,整改效果得到人大代表的一致好评。9月30日,猇亭区政府经研究决定,由区属国有企业出资收购该码头,用于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待闸船舶服务区配套设施,进一步盘活闲置港口资源,更好释放“黄金水道”的资源效应。
以该案办理为契机,猇亭区检察院及时推动行政机关对辖区长江沿线码头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共清理“僵尸码头”2家,清除违法构筑物4处,守护了长江干流航道安全、行洪安全及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
“本次‘人大+检察’联动监督,从线索移交到整改落实环环相扣,不仅直指病灶完成整改,更推动闲置码头转型升级,为长江生态保护与地方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猇亭区人大代表王圣国给予高度评价。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dfjcdt/202511/t20251117_7113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