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残疾人联合会:党建赋能 融合创新 构建残疾人就业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 云南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残疾人就业服务在目标、机制、载体、成效上全面融合,持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残疾人就业的特色路径。
组织“嵌入+政策”融合,把党的领导转化为制度保障。州委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牵头制定《贯彻落实〈云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党组织主导的“竞争性就业+灵活就业+支持性就业”协同推进机制。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人社、残联、金融等多部门党组织联动,出台《金融助残服务工作方案》等配套政策,实现组织共建、政策共商、资源共用,把党的关怀融入民族手工艺、热带农业等特色就业扶持体系。
机制“创新+服务”增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依托“智慧党建”平台推进“智慧年审”系统建设,实现残疾人就业认证“跨省通办”,党组织全程督办,压缩办理时限至五个工作日。实施“党建+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组建党员先锋队走访用人单位148家,拓展岗位167个,推动用人单位对接安置残疾人就业35人。建立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为92名残疾大学生提供从求职到上岗的全程陪伴式服务,推动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党员带动+技能赋能”,以先锋力量激活内生动力。推行“党支部+产业+技能+就业”融合培训模式,依托党员实训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傣绣傣陶、热带作物种植等特色技能培训,“十四五”期间培训残疾人1151人次。党员技术骨干带头参与“以赛促学促训”,在省级、国家级竞赛中展现担当。深化“党建+金融助残”合作,党组织协调发放创业贷款46.45万元,扶持一批党员带头、残疾人参与的特色创业项目。
“资源整合+渠道拓展”,以组织网络支撑多元就业。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通过“红黑榜”公示、党建考核引导等方式,压实用人单位安置责任。支持党员带头创业,发展傣绣傣陶、热带农产品开发等特色项目。在旅游景区、特色村镇设立“党员责任区”“红色就业专区”,推动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互促共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村党组织牵头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项目,精准对接农村残疾人就业需求。
通过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西双版纳州实现了残疾人就业工作从“单兵作战”到“系统推进”的转变。党组织成为残疾人就业的“主心骨”,党员成为服务发展的“排头兵”,党建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与发展成果,构建起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党建引领残疾人就业新格局。
(供稿:杨松 审核:陈弘)
原文链接:https://www.ynjgdj.gov.cn/html/2025/zhoushichuanzhen_1118/30282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