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法制 > 正文

警方侦破“钓鱼式”诈骗陷阱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江苏检察网 作者:佚名

  

  信用是维系买卖双方商业合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偏偏有人动起歪脑筋。今年,浙江绍兴柯桥警方侦破一起合同诈骗案,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48人,涉案金额达3亿元。

  近日,该团伙48名成员因涉嫌合同诈骗罪,经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被移送至法院。

  在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内,每天活跃着3.8万家经营户,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去年3月,在与走访民警的闲聊中,杨先生吐露了他的烦恼:一名赵姓男子拖欠其200多万元货款,始终不肯归还。

  杨先生反映的情况引起了警方注意。根据其描述,民警发现这可能并不是一起简单的经济纠纷。“我们进行了深度分析研判,并结合线上‘柯小安’共富警务集成平台进行了梳理,发现杨先生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柯桥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教导员张学良介绍。

  民警调查发现,市场中和杨先生遇到相同情况的商户竟有十余家,且涉案手法高度一致。其中,经营坯布生意的王女士损失巨大,足足被拖欠了5000多万元货款。

  据王女士回忆,赵某是主动找上门的。起初,其拿货时打款非常爽快,这让王女士认为其是个“靠谱”的合作伙伴。可之后几次,赵某的订货量越来越大,但付款速度却越来越慢。察觉到不对劲后,王女士便一直催促其付款,但为时已晚,此后就再也无法联系上赵某。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赵某从供应商处以市场价购入坯布,转手以低于市场价近30%的价格出售。

  “拿布不是目的,变现才是。”经侦大队民警赖敏波说,赵某深谙商户心理,设计了一套“钓鱼式”诈骗流程:先通过几笔小额交易建立信任,及时支付定金,待商户放松警惕后,以“大订单”“长期合作”为诱饵,诱导商户大量发货。“商户会陷入一个误区:不继续交易,之前的货款就要不回来;继续交易,至少能要回一点。”赖敏波分析,赵某正是利用了商户急于止损的心理,让欠款像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随后,柯桥公安立即实行“侦打防追”一体化作战模式,办案期间,民警帮助商户整理合同、核对账单、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细致分析资金流向,固化完善证据链条。在经过系统且缜密的调查后,一个以赵某为首、共有48人的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在掌握充分证据后,柯桥公安随即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48名,查扣涉案资产4000余万元。

  经查,该团伙以赵某为首,形成完整作案链条,成员包括介绍客户的“中间人”、负责分销货物的“销售员”、运送货物的“马仔”等。

  “他们将骗来的坯布迅速以低价抛售,资金回笼后,一部分用于团伙之间的分成,另一部分则小额偿还货款,以维系骗局。”张学良说。

  目前,案件已移送法院。

  警方提示

  此类诈骗往往披着正常交易的外衣,不法分子通常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法,先少量进货、准时结款,制造“优质客户”的假象。待赢得信任后便突然加大采购量,而后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同时,他们还会抓住受害者“舍不得大单子”的心理,让受害者陷入“不继续交易货款难回,继续交易可能亏更多”的两难境地。

  警方提醒广大经营者,市场经营贵在诚信,重在防范。面对异常热情的“大客户”时,请务必留个心眼,如果客户采购量突然成倍增长,则很可能不是商机,而是陷阱。

  生意往来过程中,经营户要坚持“货款两清”原则,完善交易流程,规范合同签订,妥善保管交易单据。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原文链接:https://www.jsjc.gov.cn/shzs/fzzc/202511/t20251112_175312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