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以监督之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乡间道路笔直宽阔,串联起错落新居;特色产业园里,果蔬飘香、机器轰鸣;文化广场上,老人孩童笑意盈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脱贫地区的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是守护这份变迁、关乎民生福祉的政治任务。武定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扣“四不摘”政策要求,以系统化监督破解衔接难题,用纪律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能,推动各项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破解衔接工作点多线长、涉及部门多的监督难题,武定县纪检监察机关打破壁垒,构建协同联动体系。深化“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统筹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与基层纪委力量,实现监督资源高效调配。推动“纪巡审”贯通融合,将纪律监督的敏锐性、巡察的穿透力与审计监督的专业性相结合,精准锁定制度漏洞与廉政风险。同时,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整合财政、农业农村、医保等部门数据资源,通过数据比对、智能预警,让监督从“被动受理”转向“主动发现”,实现全领域覆盖。
在此基础上,武定县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筑牢风险防线。紧盯防止返贫底线,将动态监测帮扶、“三保障”巩固情况纳入监督清单,通过入户走访、台账核查,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帮扶不精准、监测有遗漏等问题。聚焦资金项目安全,全程跟踪衔接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流程,严查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行为,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聚焦产业发展关键,跟进监督土地流转、项目审批、收益分配等节点,纠治项目同质化、联农带农不紧密等问题。此外,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监督不仅需要内部协同,更离不开群众参与。武定县纪检监察机关打破“单打独斗”格局,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通过设立“赶集日流动接访点”、开通监督热线、推广“问题反映二维码”,让群众诉求快速直达。组建“群众监督员库”,吸纳党员、致富能人等参与监督,借助其扎根基层的优势,发现村级“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中的隐性问题。搭建阳光议事平台,将村级事务纳入“现场质询+民主评议”范围,通过群众“点题”、纪委“督题”、部门“解题”的联动机制,推动解决民生难题。
在精准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更注重以长效治理巩固监督成效。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对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监督提示函等,督促职能部门完善村级财务公开、集体“三资”管理等制度规范。深化以案促改,通过“板凳课堂”、典型案例通报等开展常态化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建立问题整改“回头看”机制,对整改情况跟踪问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如今,在监督护航下,脱贫基础不断夯实,乡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武定县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以精准监督保障政策落地,用清风正气滋养振兴沃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深走实。(古健萍 || 责任编辑 田源)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infangjubao_1014/1423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屏边:清风护航甜蜜“柿”业
- 下一篇: 五华区:精准监督提振夜市经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