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清风护航甜蜜“柿”业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金秋十月,屏边县和平镇坡背村委会对门村千亩柿园缀满橙黄果实,果农们穿梭其间,摘果、分拣、装箱,一筐筐饱满的甜柿泛着诱人光泽,将山间染成丰收的画卷。
“李哥,今年甜柿收成如何?”走进柿子林回访时,和平镇纪委书记熟稔地与果农李塘德打招呼。
“多亏你们关心,今年的甜柿挂果率比去年高了两成,果子又大又亮。”李塘德将采摘的柿子放入竹筐,高兴地攀谈起来。
近年来,屏边县依托山地资源优势,通过土地流转与政策支持等举措,积极发展甜柿特色产业,2025年,全县甜柿种植面积预计突破1400亩,户均增收超3万元,甜柿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县纪委监委紧盯惠农政策落实、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职能部门服务等关键环节,将监督“探头”直插基层,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推动解决甜柿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
此前,屏边县纪委监委干部在田间地头开展特色产业监督时,收到群众反映甜柿育苗嫁接技术滞后,废苗较多,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果实黑斑,效益不理想。县纪委监委随即向镇政府反馈有关问题,推动镇政府积极协调县、镇农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开展技术培训5场,受益群众25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育苗和管护问题。
“既要种好管好,更要卖得好,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和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解决种植和管理的问题,镇村两级还积极向上协调项目建设资金423万元,实施16.09公里产业路项目和流转土地平整工程,进一步解决甜柿运输环节问题。
为推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县纪委监委进一步将监督探头延伸至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建设上。针对早期合作社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带动乏力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和平镇党委、政府规范“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营机制,通过技术指导、标准培训提升甜柿品质;同时,有效拓宽甜柿销售渠道,引进广东、福建等地收购商进村集中收购,解决甜柿销路问题,实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面广,但也容易滋生‘蝇贪蚁腐’。”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表示,围绕人、财、物、权等重点,紧盯产业规划、资金拨付、项目落地等环节强化一线监督,大力整治套取、截留、挪用惠农补贴资金等问题,让特色产业红利真正惠及群众。
夕阳下,李塘德站在缀满果实的柿树下感慨,“这满山柿子就是咱的‘绿色银行’,有党的好政策,我们的好日子就像这柿子一样,越过越红火!”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身后绵延起伏的柿林浸在晚霞里。(袁凡惠 沈娜 || 责任编辑 田源)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5/xinfangjubao_1017/1423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保山:监督护航“阳光行动” 助推重大项目落地提速
- 下一篇: 武定:以监督之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