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委党校:党建引领“知情意行”四维融合 为锻造新时代过硬干部队伍提供坚强保障
发布时间:2025-11-06 来源: 云南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一直以来,怒江州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聚焦干部教育培训主责主业,围绕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目标,突出党建引领,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魂,以党性锤炼为根,构建并深化“知情意行”四维融合机制,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走出一条党建引领鲜明、特色突出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党建领学:以“知”定向铸魂,筑牢信仰根基
坚持强化理论武装,构建党组织主导、多层级联动的理论研学机制。一是强化核心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校委会集中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三会一课、教职工集中学习为载体,推动教职工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和州委工作安排,深植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切实提高全校教职工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促进入脑入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核心主题,组织教师开发课程,组织集体备课试讲,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动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深度融合,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拓展联学联建。与“上江‘南门’沿边党建联盟”及河西乡大羊村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加强政治引领和组织引领,通过“理论共学、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深化互动交流,推动联学联建。
党建铸情:以“情”厚植血脉,熔铸红色基因
发挥党建赋能作用,深挖整合“感恩教育”特色资源,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实境课堂”。一是构建党建教学链。打造串联“校内主题教育馆(发展历程、民族团结)、搬迁安置社区(脱贫攻坚与后续发展)、绿色香料产业园(乡村振兴)、姚家坪(生态文明)、片马风雪丫口至‘两馆一碑’(戍边卫国)、匹河乡知子罗记忆之城(艰苦奋斗)、老姆登村(民族团结、农文旅融合示范)”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网络,生动诠释党的奋斗历程在怒江的生动实践。二是深化初心体悟。组织学员走进现场教学点,于红色遗迹前感悟奋斗艰辛,在村寨体验团结进步,在国境线感受守土尽责,通过浸润式体验,将抽象党性要求具象化、场景化、情感化,实现“本土红色记忆”与“党性血脉传承”的深度融合。
党建启智:以“意”淬炼能力,锻造过硬本领
坚持党管人才、党育人才,以党组织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一是党建引领教法革新。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广结构化研讨,突出党领导下的边疆发展实践进行本土案例教学,提升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激发组织化思维碰撞。通过“交流研讨”“学员论坛”等互动形式,激发学员“头脑风暴”,引导其从被动接收向主动探索转变,深化学员对国情省情州情的把握,提升推动边疆发展稳定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良性循环。
党建固行:以“行”严实作风,彰显党校本色
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以党建引领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政治统领把方向。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培训办学。今年以来,共举办43个培训班次,培训学员2914人。二是党建科研强支撑。强化科研攻关,年内立项课题17项(厅级6项、全州党校系统5项);发表论文19篇(公开8篇,内刊11篇);1篇决策咨询专报获州委、州政府3位领导批示。三是依规治校提效能。健全完善在校委会领导下的教学评估、学员管理、科研激励等制度体系,以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塑造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推动教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切实履行好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核心政治使命。四是宣传宣讲强信念。推动宣传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将党校的“触角”延伸到干部群众身边。年内共派出1名校领导19名教师,分别到州级29个部门和4个县(市)的9个部门、15个乡镇(街道),宣讲授课138场次55个专题,受众人数17117人次。
在今后的工作中,怒江州委党校将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和路径,赋能我州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怒江实践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供稿: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审核:杨小发)
原文链接:https://www.ynjgdj.gov.cn/html/2025/zhoushichuanzhen_1027/30278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