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挺膺担当⑤丨青春筑梦北部湾——西部陆海新通道青年突击队攻坚纪实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广西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浪潮中,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西部陆海新通道青年突击队始终冲锋在“急难险重新”任务最前线。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5岁、青年占比超77%的队伍,以创新破题、实干开路,在智慧港口建设、物流枢纽优化、应急攻坚等领域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成为助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跃升为全球重要枢纽港的青春引擎。
北部湾港钦州码头远景
创新突破:全球首创自动化码头树立行业标杆
面对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的挑战,青年突击队主导建设的全球首个“U型工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于2023年竣工,实现集装箱装卸全流程自动化,设备利用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0%。在技术攻坚期,团队突破传统码头设计限制,研发“智能操作系统+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成功应对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泊需求,助力北部湾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创历史新高。
数据赋能:打破壁垒实现“一单到底”
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数据割裂的痛点,青年突击队打造数字化运营管控平台(OCC),集成162个数字化场景和300多个商业智能应用,实现“一单到底”全程物流可视化。通过精准分析市场需求,团队为广西食糖、板材等特色产业定制海铁联运专列,推动“广西来宾—北部湾港”食糖班列首发,单列运量达700吨,助力“中国广西造”产品通达全国。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新增12个站点,覆盖中西部18省73市156站,班列开行量首次突破10000列。
应急攻坚:24小时护航港口“生命线”
2025年春运期间,面对北部湾水域船舶流量激增的压力,青年突击队组建“昼夜攻坚班”,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船舶动态,优化靠离泊计划。
2024年,钦州港区船舶待泊时长减少673小时,单船平均节省1.2小时,海关夜间查船效率提升13.8%,创下昼夜装卸39525标箱的纪录。面对台风“摩羯”侵袭,突击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连续奋战72小时保障航道畅通,确保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零中断”。
突击队队员对码头前沿的大型设备加固,防范台风天气下移位溜机
技术革新:破解“顶舱卸货”世界难题
北海铁山港作业区曾因潮位过高导致门机卸货效率骤降。突击队队员陈海明带领技术团队,创新研发“变幅机构幅度值调整方案”,将抓斗起升高度提升3米,彻底解决高潮位作业瓶颈,卸货效率提升50%。类似案例在港口屡见不鲜:门机司机何明远优化装卸工艺,带领“90后”、“00后”团队将单班效率从7-10自然箱/小时提升至15-18自然箱/小时。
西部陆海新通道青年突击队队员在钦州集装箱码头开展攻坚任务进度汇报会
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彰显青春本色
青年突击队不仅立足港口,更将视野投向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他们通过“党支部+村民合作社+多种集体经济发展”的形式,推动佛子村集体经济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为防城港市首个百万元集体经济强村。此外,团队聚焦平陆运河江海换装区建设和港口堆场布局优化,涉及泊位建设、改造、输送带工程等,保障临港企业货物中转和平陆运河江海联运运输需求的关键节点,为高效衔接平陆运河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西部陆海新通道青年突击队成员在钦州自动化码头
西部陆海新通道青年突击队队长陈日亮表示,年轻人要在奋斗中与祖国同频共振,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将继续以“拓荒牛”精神,在智慧港口迭代、绿色低碳转型中勇闯新路,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原文链接:http://www.gxjgdj.gov.cn/qtjs/tqpp/20250528-13191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