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廉政法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反腐倡廉 > 正文

廉语清风 | 据义履方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广东省直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据义履方”出自晋代皇甫谧《高士传·许由》,皇甫谧称赞许由:“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意思是:依据道义,遵循理法,不正规的席不坐,不合礼的饭不吃,形容一个人正直不苟。

  心存道义、为人方正,自古即被视为一种君子品质。史料记载,隐士许由崇义尚道、品格端方,遵循义理,知进退、懂取舍,曾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面对一大片茂盛树林,即便内心再怎么贪婪,也只能选择一根枝条来建窝筑巢;偃鼠面对滔滔大河,即便再怎么口渴难忍,也只能饱喝一肚水而知足。物欲无穷尽,如不持正守节,为利所役,便会掉入欲望的陷阱。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之辨可判道德高下。“据义”就是在义利之间站对立场、做对选择。明代林云同任职浙江左布政使时,在玉金箔案中,首犯已判死刑,有人贿赂权臣夏言,转请巡抚寻求免死。见机获利的时机摆在眼前,林云同却正色道:“官可免,此囚不可出。”《吕氏春秋·慎行》中有云:“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一事当前,是虑义还是谋利,是衡量一个人品格高下的试金石。林云同抵制住了利益诱惑,坚持正义、恪守道义,讲大德、守大节,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

  心无私曲、身行方正,是为官者必备的政德操守。唐代柳宗元曾说,“守正为心,疾恶不惧。”一个人能坚守住正直端方之心,则不怕任何沉疴外邪。《清稗类钞》记载,清代刘统勋为官廉洁自律,分毫不取。一日,有人深夜叩门,他熟知来者意欲买官,便拒而不见。翌日清晨来到政事堂,他叫来昨夜造访之人,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虽老夫过失,亦可箴规。”寥寥数语,吓得买官者“嗫嚅而退”。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人体内的方正之气充足,抵抗外界邪气的能力就会很强。不但自身不受邪气侵染,而且能震慑奸邪之徒。

  “据义履方”是立身处世之道,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气节。史料记载,唐代韦贯之崇义重德、品行高洁,“自布衣至贵位,居室无改易。历重位二十年,苞苴宝玉,不敢到门”。与韦贯之相反,右仆射裴均其人“以财交权幸,任将相凡十余年,荒纵无法度”。他死后,其子曾带万匹细绢,请韦贯之写一篇吹捧裴均的墓志铭。韦贯之回答:“吾宁饿死,岂能为是哉!”如此铿锵之言,尽显刚正气节。如宋代大儒朱熹有言:“守正直而佩仁义”,即:为人要恪守正直之心,而且要奉行仁义的德行。韦贯之为人操履端方,凡事循义而行,其浩然正气青史流芳,至今传为美谈。

  “据义履方”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讲原则、守规矩,正确处理义与利、公与私、亲与清的关系。凡事坚守公平正义、遵循法律法规,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筑牢廉洁防线,不忘初心、坚守气节,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用好手中的权力、当好人民的公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游弋 杜国俊


原文链接:https://www.gdszjgdj.org/jljs/lzqf/content/post_12979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制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010-80447989,监督电话:1727675229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