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锚定科技强省 强化“四个聚焦”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辽宁省机关党建网 作者:佚名
锚定科技强省 强化“四个聚焦”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省科技厅
科技创新工作事关辽宁现代化建设,事关辽宁发展未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科技强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扛牢政治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要事”、压实“第一责任”,以政治引领践行“两个维护”。
一是以高度政治自觉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厅党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打造科技系统学习型党组织,积极构建“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基层党组织带动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踊跃学”的大学习格局,打造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学做联动的“三维联动”学习品牌。2024年举办2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专题培训班,全方位推动学用转化,铸牢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根基。
二是突出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学”字打头,发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作用,每年集中学习15次以上,扛起研究阐释和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政治责任,深刻领会总书记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等重要论述内在含义和工作要求,坚决维护“五大安全”,全力推动工作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
三是坚决落实科技体制改革重大部署。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寻找工作指南,围绕省委提出的五点要求明确任务,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讨论,坚决执行科技改革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强化“六个统筹”,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动。全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提高5位,提升幅度全国第2。全省R&D经费达676.4亿元,投入增速6年首次高于全国,投入强度创十年新高。
二、聚焦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建和科技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辽宁之为”担当“国之重任”、服务“国之大者”。
一是抓实关键点,提升融合起点。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省委科技办职责,完善省委科技委管理运行和统筹协同机制,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落到实处。深刻理解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辽宁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锚定三年行动目标,召开全省科技大会,为科技工作指明前进方向。不断夯实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两城一园”全面启动运行;主动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与苏州实验室、太行实验室、崖州湾实验室等国家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全国重点实验室达21家,全国排名第12位;辽宁实验室效能释放,推动在辽转化成果254项;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科技重大专项6项,加快产出具有牵动性的重大成果。
二是把握着力点,创新融合机制。创建“联学联建联创联动”活动品牌。注重纵向打通,推动与国家科技部监督司、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党支部联学联建,争取到全国第二家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落户抚顺雷锋学院,推进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注重横向协同,26个厅党支部与50余家院校党支部联学联建,通过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全面掌握一线科研成果,促进成果在辽落地转化。注重基层联通,以党建为纽带,创新“党建+调研”工作模式,厅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了解问题,开展内外部、产学研、上下游企业党建活动,为企业科技问题寻找方法对策,让问题成为改革创新动力源。
三是找准切入点,搭建融合载体。围绕科技创新规划、科技体制改革等重大任务,设立党员先锋岗41个、责任区15个,使每个支部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中试服务需求,布局建设53个省级中试基地,发布195项公共服务事项,缩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加强前瞻引领布局,出台科技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瞄准6大方向18个细分领域,编制未来技术动态目录,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研发。
三、聚焦赋能产业发展,把党建互动作为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
坚持强基固本,聚焦科技创新“急难险重新”任务,组建“省实验室群建设”、“企业科技特派行动”、“专业孵化器建设”、“央地创新合作”4支队伍,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是深化“党建+科技产业融合”模式。坚持产业有所呼、科技有所应,以党建为引领,围绕22个产业集群组建省重点实验室群20个,扭紧科技产业双螺旋,已与7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协同创新势能。组建以省科技厅、市科技局、重点实验室、科技型企业等科技战线青年同志为主体的“省实验室群建设青年创新突击队”,加强跨领域党建联合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卡点和科技攻关难点,共同开展主题活动和调查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引领。
二是深化“党建+企业科技特派”模式。推进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让科技人才团队走向一线、走向企业。自2024年以来,选派1800余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入企解决企业创新需求超千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以省科技厅、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等青年同志为主体的“企业科技特派行动青年创新突击队”,培养企业技术团队,促进更多成果转化,让科技政策和党对民营企业关怀直达基层。
三是深化“党建+专业孵化服务”模式。持续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机构,已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66家、众创空间206家、大学科技园16家,培育技术转移人才超3000人。组建以科技管理部门、中介机构、高校院所、孵化企业等青年同志为主体的“专业孵化器建设青年创新突击队”,致力于开展专业孵化器布局、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等工作,激发在孵企业创新活力,提升创业成功率。
四是深化“党建+技术攻关协作”模式。以党建联动为渠道,加强央地协同,打造央地创新合作品牌。通过整合央企优势科研力量,构建了创新联合体7个、成果转化中试基地9个,去年促进央企驻辽单位技术合同成交额557.8亿元,同比增长13.5%。组建以省科技厅、央属企业、高校院所、中介机构等青年同志为主体的“央地创新合作青年创新突击队”,加强央地需求撮合对接,提供平台、攻关、成果、人才等服务,提升央企本地配套研发能力。
四、聚焦持续正风肃纪,争当清正廉洁的“科技尖兵”
时刻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政治保障。
一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抓好本级带下级、大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格局。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每年召开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定期召开警示教育会,组织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览,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谈话,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
二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推进建章立制,建立重大专项监理等制度16项,规范流程环节50余个,以制度为纲,淬炼过硬作风。制定出台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请托行为禁止清单等文件,围绕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开展现场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和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
三是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编制科技系统典型违纪违法案例警示录,用好用活反面教材,筑牢拒腐防变底线。紧抓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对党员干部廉洁行为开展监督检查。
原文链接:https://www.lnjgdj.gov.cn/lnjgdj/xczx/2025091115082759336/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